
王羲之《幼年帖》作品欣賞
釋文:不見多年,奉憶無已。雖不得問訪,知安宜,后欲附書,不盡斷信,須因行李過此。少時為患,因人緣未獲前進(jìn),初至之日數(shù)問上官,比選為還,悲不,耿耿。承歸,數(shù)數(shù)不眼。想知今告,得積所祈,甚為喜慶。得知體內(nèi)...
admin 王羲之
釋文:不見多年,奉憶無已。雖不得問訪,知安宜,后欲附書,不盡斷信,須因行李過此。少時為患,因人緣未獲前進(jìn),初至之日數(shù)問上官,比選為還,悲不,耿耿。承歸,數(shù)數(shù)不眼。想知今告,得積所祈,甚為喜慶。得知體內(nèi)...
admin 王羲之
王羲之《賢女帖》,為《爾令帖》的后部分內(nèi)容,7行,57字,高29厘米,入刻《寶晉齋帖》。賢女動氣疾,當(dāng)時,乃勿勿。今以除也。他等皆知孝思。先日之歡,于今皆為哀苦,觸事切人,處此而能令哀惻不經(jīng)于心,殆空...
admin 王羲之
書圣王羲之,千秋萬歲名作為中國書法史上具有至高地位的“書圣”,王羲之書法眾體兼?zhèn)洌⑿小⒉輹〉弥匾删停腋鳛榻?jīng)典。現(xiàn)存王羲之書法作品,具有摹本、臨本、刻本、拓本和集字作品,蔚為大觀。從有關(guān)文獻(xiàn)...
admin 書法訪談
王羲之書《道德經(jīng)》,此本為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小楷道德經(jīng),有褚遂良跋的一個拓本,相當(dāng)珍貴。王羲之喜歡白鵝的優(yōu)雅與細(xì)膩,瀟灑與飄逸,王羲之執(zhí)筆時食指要如鵝頭那般昂揚與彎曲,而運筆要如同鵝掌撥水,如同白石描摹...
admin 王羲之
王羲之(公元303-361年,一作321-379年),東晉書法家,字逸少。原籍瑯琊人(今屬山東臨沂)。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nèi)史,人稱“王右軍”。他出身于兩晉的名門望族。王羲之12歲時,經(jīng)父親傳授筆法論,...
admin 王羲之
晉代王羲之草書欣賞《源日帖》拓本二種,書法圖片3張。王羲之少從叔父,后又從衛(wèi)夫人學(xué)書,得見漢魏以來諸名家書法,草書學(xué)張芝,正書學(xué)鐘繇,兼善隸、草、正、行各體,博采眾長,備精諸體,擺脫了漢魏筆風(fēng),自成一...
admin 王羲之
王羲之草書《嫂安和帖》又名《伏想帖》,九行,58字。被米芾、黃伯思、王澍三家辨為偽帖。收刻於《大觀帖》、《絳帖》、《淳化閣帖》。此帖似與前《日月如馳帖》同為一事。前言嫂“棄背”,此言“嫂疾”,故此帖當(dāng)...
admin 王羲之
懷仁集王羲之《三藏圣教序》,咸亨三年(672)建于京城長安弘福寺。是唐太宗為表彰玄奘法師赴西域各國求取佛經(jīng),回國后翻譯三藏要籍而寫的。太子李治(高宗 并為附記,諸葛神力勒石,朱靜藏鐫字。碑石高9.4尺...
admin 王羲之
《郗司馬帖》是著名法帖《十七帖》叢帖的第一通尺牘,3行,26字。因《郗司馬帖》首行有“十七日先書”一語,《十七帖》之名即由此而定。褚遂良《右軍書記》著錄,并收刻于《淳化閣帖》、《鼎帖》、《二王帖》、《...
admin 王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