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飄香,國韻悠長。4月20日至22日,山西省書法教育研究會在荀子故里舉辦“2018中國安澤書法教育主題研討會”暨文化扶貧活動。此間,研究會在開展主題研討的同時,還深入當地中小學就書法教育現狀進行調研,并在安澤縣設立首個書法教育研究基地。
4月的安澤,暖風拂面,桃紅柳綠,山西著名書法家們齊聚安澤,攜一襲書法教育的春風,采用書法作品展的形式助力精準扶貧。

楊志勇攝
20日下午,來自省內各地的書畫家,現場潑墨獻藝,在墨香中演繹書法的神奇魅力,書寫者和觀看者都熱情高漲,把活動推向高潮。不少慕名而來的觀眾駐足欣賞,浸潤文化,激勵精神,感染氣韻,陶冶情操,現場洋溢著和諧、熱烈、歡快的氣氛。
書法體現了中國藝術的內涵,承載著中國文化的審美情趣。在這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書法家們不僅僅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研習者,更是助力精準扶貧的參與者。山西省書法教育研究會會長張鐵鎖表示,如何讓我們中華優秀文化能夠延續發展,確實是擺在每個人面前的一件大事,而書法教育至關重要。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從家庭抓起,要從娃娃抓起,山西省書法教育研究會應運而生。今天在這里相聚,我們感受到安澤深厚文化的召喚和紅色金典的激勵。書法教念很大,不僅是學校教育還有社會教育,家庭教育。

楊志勇攝
在論壇環節,山西書法山西省書法教育研究會副會長安興認為,書法本來就應該是中國老百姓生活中的一部分,它在中國人的精神生態里是不可或缺的要素標配。西方不同,西方人的生活里有音樂,舞蹈。我們沒有。書法的價值,不僅有文化意義、社會功能等等,就毛筆字書法書寫的過程本身,就是中國人調整心里平衡,修行養性,讓心能靜下來最有效的方法。
當天,山西省書法教育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山西宣毫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董海龍,山西省書法教育研究會副會長、山西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劉維東,山西省書法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山西省政府文史館參事室朱建華,山西省書法教育研究會特聘書法顧問、首都師范大學中國書法文化研究院教授解小青等文化學者、著名藝術家們分別通過主題講座、經驗分享等形式,多維度探究和分享具有中國特色書法教育精準扶貧項目"未來學校育人模式"下人才培養途徑和方法。
活動當天,書畫家們精心創作的30多幅書畫作品分別捐贈到各個學校,與當地中小學教師結對子幫扶,山西省書法教育研究會一行對當地中小學書法教育現狀進行了調研,并決定在安澤建立書法教育研究基地,將大教育的理念貫穿于實踐與探索的始終,為新時代的書法教育發揮積極的正能量,也為輸出一批優秀的書法人才奠定基礎。
據悉,活動旨在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探索文化助力精準扶貧的路子。對偏遠山區的書法教育進行摸底,并通過跟當地中小學書法教師結對子幫扶的形式,走出教育扶貧道路上的一條新路子。(志勇)
出處:中華教育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