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span>
下載:269次
分類:書畫作品
手機掃碼免費下載
糾錯留言#保羅·高更作品欣賞簡介
我們從哪里來?我們是誰?我們往哪里去?一個畫家的追問,全人類都在尋找答案、他便是保羅.高更(1848-1903)。
如果說伴隨梵高一生的是:陽光、麥田、向日葵,那高更的關鍵詞則是:島嶼、女人、流浪。作為一個劃時代的藝術家,高更的一生怪誕離奇,狂熱于戀愛,終生輾轉流離,不斷旅行,“到遠方去,尋找樂園”。
生命的熱情究竟何在?在最后的日子里,高更重返大溪地——這個曾被他視為“新天堂”的地方,去追尋自己的理想生活。蠻荒=樂園,這是高更對生命之熱情的理解,并一度認為這片蠻荒之地即是歸宿。才情在此迸發,靈魂躍然于畫紙。
盡管高更備受爭議,但沒有人質疑過他的藝術獨創性。他從不用任何條條框框局限自己。他的出身和性情,使他難以適應古板的資產階級。他理論上身在其中,卻始終感到局促不安。說起來,他身后的名聲,有時為他招來了種種毀謗,而他本人應該對這些誤會承擔部分責任。
比如,他于 1889 年創作的自畫像明確顯示,他把自己投射到了圣人和罪人、學者和享樂主義者的角色里。他告訴妻子:“在我身上有兩種氣質,印第安人的和神經質的。”
接著他又宣布:“神經質的氣質已然消失,使得印第安人堅定、筆直地前進?!备吒炎约阂暈樽?雅克·盧梭式的高貴的野蠻人。
高更反抗墮落的文明,他與承繼自文藝復興的學院派作斗爭。他認為周遭的社會腐朽而虛偽,又自覺受到了這個社會的譴責。而從中逃離的唯一途徑,是轉向一種更接近他出身的文化。
其實,高更目無綱紀,不是因為他樂于違背既有的創造規則,而是因為這些規則限制了他的想象。他搬移構思、突破手中材料的局限,在不同媒介間穿梭自如,使意義發生變化。
可以說,高更重新劃定了藝術領域的界限。在他的時代,再沒有一位藝術家能在同樣多的領域里,掌握同樣高超而創新的技藝。不過,也有人指責他三心二意、東拼西湊。但無論如何,高更都把創造過程當作頭等大事,在無盡的變化中,不斷地翻新了材料和技法。
高更的作品無疑是世界上最昂貴的作品之一,但在他的一生中,卻過著非常簡單的生活。他曾作為銀行家工作了一段時間,但最終他辭去了工作,決定投入藝術,選擇了一種更溫和的生活方式。
為了解釋自己的行為,更為了說明自己的藝術理念,高更在越發徹底地遠離同輩藝術家的同時,感到需要為自己建立一個形象。而在他挑釁的外表下,卻隱藏著對創造的全身心的投入。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責難過他的性別歧視和殖民主義立場。他最大的擔憂——被后世遺忘——也險些成為現實。在立體主義壓倒表現主義諸流派的時代,他在關于現代主義起源的早期歷史著作中,一度被邊緣化。
然而,盡管高更的為人頗受指摘——有時也不無道理,但作為藝術家的高更,卻始終是象征主義和 19 世紀抽象藝術,無可爭議的大師和奠基人,他從根本上影響了 20 世紀的藝術。
小時候,高更和他的父母一起在利馬待了幾年。這段經歷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尋找并重現他從秘魯記憶中的生活方式。后來,他兩次訪問塔希提島,并最終在 1891 年在那里定居了幾年。
對高更主要作品的粗略研究,足以說明這位不同尋常的藝術家的全部復雜性。他同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傳統決裂,選擇了折衷的原始主義,嘲弄了法蘭西藝術學院的所有清規戒律。
他注重想象,因此擺脫了敘事和文學的主題。他把色彩從描述的功能中解放出來,用概括和簡化突顯了形狀的表現語言。他發揮了暗示的作用,任由觀者發現意義的多重層次。他在創作方法中融入了即興、偶然性和意外性。
總而言之,他肯定了藝術的裝飾目的、或非模仿目的,為現代主義抽象藝術開辟了道路。畫家用“什么都敢做的權利”,定義了自己留傳后世的藝術遺產。像他那個時代的許多畫家一樣,高更從日本版畫,顏色和主題中汲取靈感。這位畫家受到彩色玻璃窗和黑色邊框形狀的影響。
也許高更需要經歷種種動蕩,才能孕育出如此令人驚訝和困惑的藝術。他試圖建立信念,因此對抗體制、質疑正統,卻不曾料想,他大膽選擇的道路將使自己在生活中作出痛苦的犧牲。
也許正是因為他有著逞勇好斗、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才能承受在他身上接踵而來的壓力。“我是個偉大的藝術家,這我知道,”他安慰自己,“正因如此,我才忍受了這么多痛苦?!?/p>
以上內容《保羅·高更作品欣賞》由小梅書法網整理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