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小:
下載:774次
分類:名家書法
手機掃碼免費下載
糾錯留言#清代李元度行書《致力臣札》簡介
清 李元度行書《致力臣札》
李元度(1821-1887),湖南平江縣人。字次青,又字笏庭,自號天岳山樵,晚年更號超然老人,清朝大臣、學者。生于道光元年(1821)。4歲喪父。18歲中秀才。二十三年以舉人官黔陽縣教諭。著有《國朝先正事略》60卷、《天岳山館文鈔》40卷、《天岳山館詩集》12卷、《四書廣義》64卷、《國朝彤史略》10卷、《名賢遺事錄》2卷、《南岳志》26卷等。其中《國朝先正事略》,薈萃清朝一代有關文獻材料,尤為巨著。還主纂同治《平江縣志》。
咸豐二年(1852),曾國藩在湖南辦團練,李元度應召入幕。后隨軍陷武昌、漢陽。五年,曾國藩于湖口、九江戰敗,退守南昌,他返湘募平江勇一軍赴援。八年七月領兵700人防守江西玉山,與太平軍激戰獲勝,加按察使銜。咸豐十年八月,李元度受命防守徽州(今安徽歙縣),為太平軍侍王李世賢攻克,因被革職拿問。旋以浙江巡撫王有齡疏調,又回籍募勇8000援浙,號“安越軍”,由平江、通城追擊忠王李秀成軍至瑞州(今江西高安),起復原官,加布政使銜。次年九月領兵入浙,與左宗棠敗李世賢部于江山、常山,授浙江鹽運使,升按察使。不久,曾國藩以其前有徽州失守獲咎、不候審訊等情加以彈劾,奉旨發往軍臺效力。后經左宗棠、沈葆楨、李鴻章等聯名奏保,得免遣戍,放歸鄉里。
同治初,貴州苗民、教軍與號軍舉旗反清,李元度重被起用。同治五年(1866)三月,率新募平江兵勇2000人,隨各路進入貴州。兩年之間,攻陷苗、號軍村寨900余座。事平,授云南按察使。旋開缺回籍。
光緒十年(1884)中法戰爭爆發后,李元度應彭玉麟之邀,赴廣東辦理防務,建議堵塞虎門海口。十一年六月,補貴州按察使。疏陳籌防籌餉之策,主張改江南漕運為折色;仿洋法修筑炮臺;福建巡撫專駐臺灣,以防法、日等國逞兇;將湖北、廣東、云南三省與總督同城之巡撫裁撤;在國外華僑寄居地方,設立公使或領事等。十三年,李元度遷貴州布政使。同年九月二十七日(1887年11月12日)卒于官。
《李元度致力臣札》中主要談到詳查《褒忠錄》所需查人員之事,反映出李元度這位文人出身的武將對文獻的重視。《褒忠錄》乃清朝廷為褒揚忠臣而編纂的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