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小:
下載:774次
分類:名家書法
手機掃碼免費下載
糾錯留言#王文治楷書《次男維桓壙銘》欣賞簡介
【王文治像】
王文治(1730年—1802年),字禹卿,號夢樓,江南丹徒(今江蘇省鎮江市)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一甲第三名進士(探花),清代文學家、書法家。官翰林院編修、侍讀,至云南臨安知府,罷歸。一生以書法稱名于世,早年習書從前輩笪重光入手,受其影響頗深;工詩、書,書法得董其昌神髓,與梁同書齊名。著有《夢樓詩集》二十四卷、《快雨堂題跋》、《論書絕句三十首》等,傳世書跡較多。
王文治作書,喜用長鋒羊毫和青黑色的淡墨,這與他的天然秀逸的書風有表里相成之妙,故清代梁紹壬在《兩般秋雨庵隨筆》中說:“國朝劉石庵相國專講魄力,正夢樓太守則專取風神,故世有‘濃墨宰相,淡墨探花’之目。”其書法用筆規矩而灑落,結構緊密而內斂,墨色以淡為主,著實是董其昌書法風貌的再現。王文治忠實地秉承帖意,但無傳統帖學的流轉圓媚與輕滑。其書用筆轉少折多,以折為主,顯得果斷有致,干凈利落。瘦硬的筆畫略帶圓轉之意,既嫵媚動人,又俊爽豪逸,風神蕭散,筆端毫尖處處流露出才情和清秀的特色。
王文治 楷書 《次男維桓壙銘》
王文治二十多歲時就書名遐邇傳揚。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全魁、周煌出使琉球,兩位使臣仰慕王文治書名,特意邀請他同行,王文治欣然答應。琉球人素好書法,得知王文治是中國書法名家,紛紛重金求書,視為至寶,十分珍重,一時間王文治在琉球書名風靡。當時朝鮮人來華,專門以餅金購得王文治書法以歸,其書法聲名遠播海外。乾隆皇帝南巡江南時,在杭州寺廟中見其所書《錢塘僧寺碑》,大賞愛之。由于乾隆皇帝的贊賞,王文治的書法聲望一下大大提高,廣為流傳,為士林所寶。日本很多博物館都珍藏著王文治真跡。如東京國立博物館、京都藤井齊成會有鄰館、沖繩縣立博物館、大分縣立博物館皆珍藏有王文治的墨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