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小:
下載:518次
分類:名家書法
手機掃碼免費下載
糾錯留言#明代岳璿小楷跋清明上河圖卷簡介
明代岳璿小楷跋清明上河圖卷,是一幅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藝術品。該作品以北宋都城汴京為背景,描繪了當時城市繁榮的景象和百姓生活的場景,展現了中國古代社會的風貌和人民的生活狀態。岳璿(1420—1471),字文璣,河南祥符人,明朝景泰二年(1451)進士,授御史,出任湖州知府,有善政,遷山東左參政。成化七年超擢右僉都御史,巡撫遼東。有《仕優小稿》。
岳璿小楷跋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卷,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在這幅作品中,岳璿運用了他獨特的小楷書法技巧,將文字與圖像相結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藝術風格。他的字體清秀俊逸,筆畫細膩流暢,給人以高雅、莊重的感覺。同時,他還注重字形的規范和結構的統一,使得整個作品看起來整齊劃一,富有節奏感。
岳璿還在作品中加入了自己的跋文,對畫作進行了詳細的解讀和評價。他認為這幅畫作不僅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而且還能夠反映出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狀況。因此,他希望這幅畫作能夠得到更多人的關注和欣賞,成為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遺產之一。
清明上河圖五字。本為宋道君書法。而玉璽加朱。非宣和之璽也。觀者皆闕其疑。吾獨識其微矣。昔宣和三年辛丑方罷彩色等場。天輔五年辛丑適符。是歲金方窺視中原。朵頤上河。不數年而入汴。移兩宮珍寶重器。安知此卷不在也。則為道君之書。金主之印。又何疑哉。宣和畫譜不得與焉。職此由耳。圖中約二千余人。各具體態。莫有同者。先一人乘牛而弄笛。三人荷而顧。二人將入戶而語。繼乘兠而相從者十人。遠而風帆者二艘。近而且行且止者大小三十艘。笑若有色。呼若有聲。行若動。止若靜。無所不肖。登牛而行答者。陸貨而負荷者。無所不肖。不可數而計也。登橋而驢驅者二人。騎行者二人。沽酒而盜飲者一人。市肉而較者二人。市魚而較者三人。逐雀者一人。臂隼者一人。走而喜相謔者。相望而疾馳。不可數而計也。車一輛。驢七頭。行吾知其商。坐吾知其為賈。執物器而服役。倚門閭而指使。相顧相呼。各臻其美。不可數而記也。爭而有斗者五人。或勸而怒。或歡而笑。此市橋中之情也。僧而丐于市者三人。或趍而觀。或迎而仆。幼稚之所不免也。其他肩火而市食。井收而用汲。兒啼而犬吠。亦已盡天下之技。竭輿人之態矣。其心猶未足奇也。作十人以鎗刃戲者。填道觀之。老少聚首。奇形橫出。雖至明無以悉其名狀也。掌城門者三人。乘騾而入城者五人。戴而出。肩而入。皆商旅之役。懷資而仆貞者也。有閉戶而讀者。喧而為市者。陶冶工匠。老弱男女。無不畢具矣。猶以為未悉人間之事也。乃作世祿之家。人馬輳集。錦屏繡障。玉轡金鞍。迎接候送。莫盡擬議。則人無遺態。物無遺情矣。余自幼好畫。得觀古人名卷。若秋江征艦。春色牧牛。桃源王會之類。已稱絕品。然未有若此卷之豐茂肆博者也。予愛之重之。不能釋手。因為之記。亦其大略云耳。天順六年二月望日大梁岳璿文璣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