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張旭狂草《大檳堂法帖》欣賞
張旭(675-750),唐代書法家,字伯高,與李白、賀知章等人共列飲中八仙之一。唐文宗曾下詔,以李白詩歌、裴旻劍舞、張旭草書為“三絕”。又工詩,與賀知章、張若虛、包融號稱“吳中四士”。傳世書跡有《肚痛...
admin 張旭
張旭(675-750),唐代書法家,字伯高,與李白、賀知章等人共列飲中八仙之一。唐文宗曾下詔,以李白詩歌、裴旻劍舞、張旭草書為“三絕”。又工詩,與賀知章、張若虛、包融號稱“吳中四士”。傳世書跡有《肚痛...
admin 張旭
張旭楷書《嚴仁墓志》張旭楷書《嚴仁墓志》,天寶元年(742年),1992年河南洛陽出土。張旭楷書《嚴仁墓志》石上雖然刻有界格,但格子中寫的字大小有著差異,書丹只是基本上守著界格,運筆雄健...
admin 張旭
無款,傳為唐張旭書。草書6行,共30字。釋文:忽肚痛不可堪 不知是冷熱所 致欲服大黃湯 冷熱俱有益 如何為計 非冷哉明王世貞跋云:“張長史《肚痛帖》及《千字文》數(shù)行,出鬼入神,倘恍不可測。”此《肚痛帖...
admin 張旭
書法欣賞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可一概而論,但書法欣賞仍有其基本規(guī)律可循,亦非“玄學”之術(shù)。筆者以為,欣賞書法是書法在人腦中“再創(chuàng)作”的過程,因此,必先“識形”,次而“賞質(zhì)”,再而“寄情”,三步...
admin 當代書法
導讀唐朝著名書法家懷素,以其獨特的草書風格和勇于突破的精神,挑戰(zhàn)了傳統(tǒng)書法的規(guī)范,奠定了草書藝術(shù)的杰出地位。懷素和張旭的草書給當時嚴謹?shù)臅ǜ窬肿⑷肓诵律α浚嵏擦思榷ǖ牟輹J剑殬湟粠谩K麄円詿o...
admin 懷素
懷素(725-785)唐代人,字藏真,僧名懷素,俗姓錢,漢族,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幼年好佛,出家為僧。他是書法史上領(lǐng)一代風騷的草書家,他的草書稱為“狂草”,用筆圓勁有力,使轉(zhuǎn)如環(huán),奔放流暢,一氣呵...
admin 懷素
《爨龍顏碑》《爨龍顏碑》全稱為《宋故龍驤將軍護鎮(zhèn)蠻校尉寧州刺史邛都縣侯爨使君之碑》,始建于南朝劉宋孝武帝大明二年(公元458年),通高3.38米,上寬1.35米,下寬1.46米,厚0.25米,碑陽正文...
admin 書法篆刻
蔡襄《相州晝錦堂記》釋文:仕宦而至將相,富貴而歸故鄉(xiāng),此人情之所榮,而今昔之所同也。蓋士方窮時,困厄間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禮于其嫂,買臣見棄于其妻。一旦高車駟馬,旗旄導前,而騎卒擁后,夾...
admin 蔡襄
《萬安橋記》北宋嘉祐5年 蔡襄撰并書原刻 民國拓本 并書一:尺寸141.18*268.89厘米并書二:尺寸142.57*267.17厘米洛陽橋原名萬安橋,在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qū)洛陽鎮(zhèn)...
admin 蔡襄
王羲之(321—379,一說303—361,又一說307—365),晉代書家。字逸少,曠之子,導之侄。瑯邪臨沂(今屬山東省)人。官右軍將軍、會稽內(nèi)史,人稱王右軍。早歲從衛(wèi)夫人學書,后博覽前代名家法書,...
admin 王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