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羲之《講堂帖》書法作品欣賞
王羲之《講堂帖》又稱《漢時帖》,6行49字,草書,為《十七帖》叢帖尺牘。此帖系王羲之詢問友人所在地的漢代講堂遺跡以及內部精美圖繪的信札,并表達了希望得見摹本的想法。大意:聽說蜀地有漢代留下的講堂,不知...
admin 王羲之
王羲之《講堂帖》又稱《漢時帖》,6行49字,草書,為《十七帖》叢帖尺牘。此帖系王羲之詢問友人所在地的漢代講堂遺跡以及內部精美圖繪的信札,并表達了希望得見摹本的想法。大意:聽說蜀地有漢代留下的講堂,不知...
admin 王羲之
王羲之《嚴君平帖》,2行14字,草書,為《十七帖》叢帖第十七通尺牘。《嚴君平帖》是王羲之寫給益州刺史周撫的尺牘。信中問及漢代名士嚴君平、以及同為“漢賦四杰”的二杰司馬相如與揚雄在益州是否都有后代之事。...
admin 王羲之
王羲之《藥草帖》草書,2行,9字。《右軍書記》著錄。這里的藥草是指治療因服食五石散而生病痛的藥草。【釋文】彼所須此藥草,可示,當致。【譯文】你所需要的這類藥草,可來信告訴我,我會寄送給你。...
admin 王羲之
晉代王羲之章草書法欣賞《董卓帖》,6行,59字,入刻《大觀帖》等。釋文 亮曰:董卓已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不可勝數。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故能克紹,以弱為強。今日擁百萬之眾,協天子而...
admin 王羲之
王羲之行草書《十月五日帖》王羲之草書欣賞《十月七日帖》又稱《勞弊帖》11行,100字。入刻《淳化閣帖》等。釋文:十月七日羲之報:前過足下所,得其書,想殊有勞弊。然叔兄子孫有數人,足慰目前。情至取答委曲...
admin 王羲之
王羲之《伏想清和帖》,又名《清和帖》,7行58字,草書。亦收刻于《大觀帖》、《絳帖》、《寶晉齋法帖》、《二王帖》、《澄清堂帖》等刻帖中。《宣和書譜》卷第十五著錄《清和帖》有四本,可能此帖亦在此列。帖中...
admin 王羲之
王羲之草書欣賞《成都城池帖》兩種,5行,49字。又名《成都帖》、《往在都帖》、《諸葛顒帖》。入刻《十七帖》等。此函當系王羲之書與周撫詢問成都護城河、城垣、門樓修筑者的情況。 ...
admin 王羲之
王羲之草書信函欣賞《虞安吉帖》,又稱《虞安帖》,七行,五十六字。《十七帖》第二十九通尺牘,即最後一通尺牘。《右軍書記》著錄帖文。此帖是王羲之專門向周撫推薦虞安吉的一封信函,反映出他晚年社會交往,為人處...
admin 王羲之
碑 帖 簡 介王羲之草書欣賞《七月帖》摹本,又稱《秋月帖》。與《都下帖》裝為一卷(七月都下帖)。麻紙本。縱27.7 厘米,橫25.8厘米。6行,50字。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曾為金章宗、項元汴等藏。不論是...
admin 王羲之
王羲之《都下帖》,麻紙,摹本,縱27.7厘米。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王羲之《都下帖》此帖書于東晉永和十二年(356年),與被米芾稱為“天下第一法書”的《破羌帖》一樣,是王羲之“為君談笑盡胡沙”,辭官歸隱...
admin 王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