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安,字戒逸,又名思危,號太行山人,37年生于河北淶源。60年畢業于天津美術學院留校任教,64年結業于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現為河北師大美術學院副教授。中國企業文化促進會企業藝術家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企業報道·藝術資本顧問及理事會副主席。中國藝術名家研究院常務理事,榮譽院士。中國書畫名家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藝術學會常委。國際文藝界聯合會主席團成員。人民美術出版社高級顧問等。長期從事中國畫教學與創作。主攻人物山水。受教于蔣兆和,葉淺予,孫其峰諸先生。其作品樸實生動,注重傳統筆墨及形,神,意,趣的追求,其扎實的生活歷練,和強烈的人文精神,以及濃厚的情感內涵,賦予作品以獨特的地域特色和時代風貌。在海內外重要展賽中多次獲獎。16年獲‘中國國際藝木節’“金猴獎終身成就獎”(亞洲區與范曾共兩名額)。17年與莫言等人獲‘中國藝術金像獎’“金獎”。并享有 “中國文藝功勛人物”“中華文藝復興貢獻人物”等榮譽稱號。
我的創作心路
任何時代和民族都有自己的主流文化,表現人民的心聲,為時代放歌,這是有擔當的藝術家的必然選擇。
生我養我的太行山,是革命老區,也是孕育我創作靈感和激情的豐厚沃土。樸實勤勞的父老鄉親,都經歷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洗禮和保家衛國的艱苦歲月。其戰天斗地,不畏艱險,自尊、自強,對生活永遠充滿信心和活力的奮斗精神,都時時打動著我。多年來,在與他們幾度朝夕相處中,以及在為他們造像的過程中,深深體悟到了我中華民族的精、氣、神。
中國畫是以筆墨為核心價值的寫心藝術,意象造型是中國畫的基本特征。筆墨在造型過程中,既能體現客觀精神,又能敘寫作者的主觀情志,并能達到主客觀高度統一的意境。這是中國畫創作的最高境界,也是我在創作和教學探索中孜孜以求的。
創新是藝術家的終生追求,也是作品的藝術價值和生命力的根基。我沒有刻意創新,但處處都有真實的我。(孫安)
《背負青天》150x70cm
《春風得意》100x100cm
《太行秋色》100x59.5cm
《爺爺又買一頭牛》160x10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