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方新報)
2001年,一條消息震驚國內(nèi)奇石界:經(jīng)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楊伯達(dá)等4位權(quán)威專家鑒定,奇石《歲月》被估價9600萬元,成為國內(nèi)最值錢的石頭之一。據(jù)專家介紹,《歲月》是瑪瑙質(zhì)地,本身就屬于類。兩億年前的火山噴發(fā),再加上兩億年戈壁風(fēng)沙的打磨,能夠形成人臉狀,而且眼睛、嘴、下巴等器官的比例與真人的比例是如此近似,甚至皺紋、老年斑全都有,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說起這塊奇石的發(fā)現(xiàn)過程,頗具傳奇色彩。那是1997年,有一次,趙立云和幾個朋友像往常一樣前往阿拉善盟蘇宏圖尋找奇石,找著找著,一個同伴突然大聲呼喚趙立云,讓他過來看看。趙立云就走了過去,那位同伴把剛撿到的一塊石頭拿給他看,這就是《歲月》。趙立云說,那時候,他倆只是覺得這塊石頭有點像人臉,但是沒有找到最佳的欣賞角度。返程的時候,幾位石友都說這塊石頭不錯,一番商量之下,趙立云從那位石友手中買下了這塊奇石。
奇石圈里都知道,趙立云買石頭有個習(xí)慣——對方把石頭賣給他后,可以有一周時間的“后悔期”,在這一周內(nèi),如果賣家反悔,可以把石頭拿走,把錢退回來。那次從蘇宏圖回來的第八天,趙立云向幾位石友宣布,《歲月》是他的了。趙立云搞過十多年攝影,他把這塊奇石拿到攝影棚里,選取最佳的欣賞角度拍了一張照片,給朋友們看。所有人都吃了一驚,大家問趙立云,這真的是那塊石頭嗎?怎么這么像老嫗?
一塊拳頭大小的奇石,竟然被估價9600萬元,在國內(nèi)外引起強(qiáng)烈反響,直接帶動了我國奇石、尤其是戈壁石價格的大幅上揚(yáng)。有韓國家甚至戲稱,全韓國的奇石加起來也沒有《歲月》值錢。
最近,筆者聽奇石界朋友說,呼和浩特五塔聚珍古玩城出現(xiàn)了一塊和《歲月》類似的姐妹石。懷著好奇的心理,筆者來到了納順奇石精品館,館主人那順布和小心翼翼地捧出了他的寶貝。這是一塊白色的瑪瑙,還不足拳頭大小,表面有沙漠漆,端坐在一方雞翅木的底座上。猛地一看,確像一位老婦人:兩眼深陷,目光深邃,俯視下方,嘴巴凹了進(jìn)去,下巴處還有一條豎著的皺紋。石頭雖小,卻細(xì)膩、潤澤、干凈,精氣神十足。說“她”是《歲月》的姐妹,一點都不為過。
那順布和已經(jīng)有十幾年的收藏史了,在烏拉特中旗還開有一個奇石館,見過的好石頭有幾千塊,唯獨這塊讓他最鐘情。今年7月,在蒙古國考察時,他一眼就發(fā)現(xiàn)了這塊石頭像《歲月》,沒想到蒙古國的商人也知道這事,死活不肯賣給他。最后他狠狠心,軟磨硬泡把自己開著的一輛商務(wù)轎車給了蒙古國商人,才將這塊后來被命名為《滄桑》的奇石帶回了家。現(xiàn)在,那順布和將《歲月》的照片和《滄桑》擺在一起,每天看著這兩個老嫗,想象著這兩姐妹會面時將是一番怎樣的情景。
(責(zé)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