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進入波瀾壯闊的21世紀,中國當代藝術全線飄紅、市場火暴,我們應當為之喝彩,也有理由喝彩,但是與飄紅、火暴并存的偏頗、隱憂卻揮之不去。
一、從關注市場價格到追求藝術創新
21世紀的中國當代藝術風光無限,在海內外的一片喝彩聲中,我們不難發現最吸引世人眼球的是中國當代藝術品的市場價格而不是藝術創新。在市場經濟社會,關注藝術品的市場價格并沒有錯,更何況中國藝術品市場從來就真誠歡迎社會精英參與經營,社會資本投資獲利。然而經營并不是炒作,投資也不同于投機,目前中國藝術品市場有必要平抑過分炒作,遏制過度投機,消除市場泡沫,實現藝術品價格的理性回歸和當代藝術創作的創新發展。
對于中國當代藝術品的評價標準雖然在很大程度上已經突破了傳統價值體系,甚至由于市場過度炒作的熱浪而使本不特別清晰的評價標準更加模糊起來,然而透過熱浪蒸騰的水汽和煙霧,中國美術理論家、美術史家對中國當代藝術仍有大致相同的評價標準——時代精神、現代語言、中國氣派、世界潮流,也就是說一件堪稱優秀的中國當代藝術作品,應當以時代精神關照和觸及當代社會的基本問題,以現代語言充滿智慧地闡發和表現藝術家的深切體驗與理性思考,以獨特視角和創新理念的藝術創作融入世界當代藝術潮流。無論理論創新還是藝術創造,優秀的當代藝術品應當是表現獨特視角、獨特體驗、獨特理念和技法。古往今來的中外美術史證明,最具有獨創性、唯一性的藝術作品最具有藝術價值和價格增長空間。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