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仔細觀察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前的當代藝術專場,情況也不容樂觀:嘉德、華辰、瀚海,三家公司的成交率都僅徘徊在百分之六七十。5月21日舉行的匡時春拍,當代藝術品專場成交率更是只有60%
從4月9日香港蘇富比的“仕丹萊”重要當代中國藝術珍藏專場,到5月28日北京保利的現當代中國藝術夜場拍賣,2008年的春季藝術品拍賣完成了一個戲劇性的轉身。
在宏觀經濟不明朗的預期之下,香港兩大拍賣行以雄厚的實力維持了局部繁榮,但香港藝術市場的熱度卻沒有蔓延到內地。火爆不再的傳統藝術品市場、一波三折的當代藝術市場,由“非典”開啟的國內藝術品市場熱潮,終于復歸平靜。而在大災之后,等待我們的是又一波瘋狂,還是更為兇險的盤整?一切都是未知數。
“藝術品市場是宏觀經濟小窗口”
今年春拍是在兩種對立的言論中拉開帷幕的:一方認為股市震蕩后,會有一部分游資刺激藝術品市場,從而引發一波升勢。香港蘇富比買氣充足的拍賣現場,和嘉德創歷史新高的9.93億總成交額,似乎都驗證了這種說法。然而隨著內地春拍的推進,另一種看法逐漸占了上風:“股市是宏觀經濟的大窗口,藝術品市場是宏觀經濟的小窗口,股市不好,藝術品市場從根本上也好不了。”
“和2005、2006年的高峰相比,今年藝術品市場沒那么火爆了,這是好事。”在北京華辰拍賣公司董事長、內地拍賣行業元老甘學軍的眼里,如今的藝術品市場就是兩條簡單的曲線,而今年的股市震蕩只不過略微加速了曲線的運動:傳統藝術品這條曲線在2005年就達到了高峰,今年已經回歸常態。精品仍能拍出高價位,對于普通的作品,買家則不再盲目加價。而當代藝術品這條曲線的高峰則出現在了去年底,回落幾乎是接下來必然的趨勢。
“不必諱言,當代藝術品的很大一部分已經是投資領域的事情了,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收藏了。所以如果從資本運作的角度來看,只不過是它在去年達到了高點,現在要盤整了,就這么一回事。”甘學軍說。
回觀各大拍賣行今春的動作,似乎業界對這個趨勢早就心照不宣。為了抵御這場危機,蘇富比和佳士得都出了狠招。蘇富比將自己持有股份的“仕丹萊收藏”全數拍出;而佳士得也集中全球優勢,在香港推出了首場當代中國藝術品晚間拍賣。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