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美術史的發展歷程中,自12世紀文化中心南移,北方畫家的銳減,元明清山水畫家心態的變化,最終山水畫由雄轉秀,極少有勢足力大的精神燦爛之作。直到改革開放,對傳統的反思,以及重振民族雄風的壯志,才造就了一些用復興五代、北宋大山大水的傳統,以弘揚民族精神的畫家,陳克永則是為數不多的青年畫家中的佼佼者。他以古法變我法,在法度謹嚴中求法外之法的機趣天然,用嚴謹寫實的筆墨語言,創造了以北方山水真景為母題的紀念碑式的作品,渾厚雄強,波瀾壯闊,無愧前人。
陳克永,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美術家協會理事、北京市文史館館員、中國山水畫研究院院長。
1996年中央電視臺“書壇畫苑”欄目專題播放了《走進燕山峽谷--訪青年畫家陳克永》;
1997年入選中國文聯、中國美協舉辦的“97中國畫壇百杰畫展“,被評為“中國畫壇百杰畫家”;
1998年10月北京榮寶齋為其舉辦了《陳克永山水畫精品展》,同年創作巨幅山水畫《春潮頌》懸掛于中南海接見廳,創作巨幅山水畫《東海游龍》懸掛于天安門城樓貴賓廳。
其作品多表現于沉宏博大、雄渾壯觀的氣象,曾為人民大會堂、中南海、北京市市政府創作多幅巨作,陳列于國家殿堂。出版有《陳克永山水畫集》、《中國名家畫譜 陳克永國家殿堂山水》、中國當代山水畫壇10名家 陳克永作品》等多種畫冊。(董春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