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花鳥畫畫家,除了對源流要有明晰而清晰的掌握,要有對畫有契合自己有特性性格的、對傳統的研討和學習,花鳥畫還有它的年代特征。葉芃的《洗凈鉛華》(33cm*33cm)、《東籬下》(33cm*33cm)、《東君忒巧》(36cm*48cm),正是以今世人的眼光和心靈,觀照天然物象的閃現。他的這些著作標明,今世畫家有著與前人不同的對空間聯系對物象的結構聯系的體認,以及,有著與前人不同的表現物象的根本情緒,這就使得葉芃的《洗凈鉛華》(33cm*33cm)、《東籬下》(33cm*33cm)、《東君忒巧》(36cm*48cm)等著作,與兩宋自明清時期的古典花鳥畫,既有著“和而不同” 含義上的家族相似性,又有著“周而不比”含義上的現代性。從葉芃的著作中,咱們發現,為了現代性,把修拉、畢莎羅等人的那種感覺,以及,把康丁斯基以來的籠統表現方法轉化成堅持我國適意畫本性的翰墨肌理表現,是必要的。
葉芃是一位十分酷愛繪畫的人,他可以全身心的投入繪畫,他是經過自己的深度內修,而不斷地把一幅又一幅的優異的著作奉賢給當下的人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