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菊是花中四君子之一,能耐霜寒,高風亮節。中國歷來都有金秋賞菊的傳統。11月4日,秋高氣爽,秋色流金。開福寺人頭攢動,詩人云集,岳麓區詩詞楹聯協會與碧湖詩社、寧鄉詩詞楹聯協會在這里共同舉辦開福寺金秋賞菊詩會。
近百位來自岳麓區、寧鄉市以及省內其他地方的詩人、書法家、攝影家和文化界人士參加了賞菊活動。
在游覽碧浪湖后,開福寺方丈能凈大法師在致辭中說,開福寺始建于五代時期,是中國佛教重點開放寺院之一,為湖南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碧湖詩社成立于光緒十二年(1886),是迄今為止全國唯一的“儒釋合一”的詩社。碧湖詩社因開福寺16景之一的碧浪湖而得名,由高僧寄禪(八指頭陀)、笠云及著名文人王闿運、郭嵩燾、王先謙等十九人共同創建。寺院一直以來都重視詩詞楹聯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歡迎岳麓區、寧鄉市的詩人和文化界人士來開福寺參加金秋賞菊活動。
岳麓區詩詞楹聯協會鄭鐵峰會長在發言中說,岳麓區是文化強區。區詩詞楹聯協會自2016年正式成立以來,致力于傳承弘揚傳統詩詞楹聯文化,推動詩詞楹聯在群眾中的普及,雖然成立不久,但通過一年多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同時,也希望通過今天這樣的活動,加強交流,擴大視野,提升創作水平。
寧鄉市詩詞楹聯協會劉建中主席在發言中對開福寺為這次活動提供場地、組織策劃以及精心周到的安排表示感謝并介紹了寧鄉詩詞楹聯文化活動開展情況。
隨后,胡靜怡先生《論真情》詩詞講座隆重舉行。胡老指出中華詩詞大賽評審標準“情真、味厚、格高”中,“情真”便是排在首位。先生講座深入淺出,潑辣風趣,不時引來大家的笑聲和掌聲。
最后,還舉行了筆會,伍世平、李意堅、聶韻華等來自岳麓區、寧鄉市的書法名家紛紛揮毫,為寺廟和香客留下了墨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