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小:
下載:616次
分類:祝允明
祝允明草書《晚清賦》《荔枝賦》卷:紙上的心靈主張
祝允明草書 晚清賦 荔枝賦 紙上心靈主張 祝允明 祝允明書法
- 支 持:
- 分 類:祝允明
- 大 小:
- 版本號:
- 下載量:616次
- 發 布:2023-02-28 08:07:53
手機掃碼免費下載
糾錯留言#祝允明草書《晚清賦》《荔枝賦》卷:紙上的心靈主張簡介
請不要讓點過秋香的唐伯虎掩蓋了他的光芒。同為“吳中四才子”之一,唐伯虎的草書真的沒他好。更重要的是,《晚晴賦》《荔枝賦》里有他游宦嶺南的寄思,會不會讓你覺得親切?它是書法,更是他凝固在紙上的心靈主張。
祝允明草書《晚晴賦》《荔枝賦》卷,明·嘉靖元年(1522年)文物,國家一級文物,縱30厘米、橫457厘米,1994年4月商承祚先生親屬捐贈。
祝允明(1460~1527 年),字希哲,號枝山,自號枝指生,江蘇長洲(今蘇州)人。文學與書法俱佳,尤其以草書著稱,明人譽為“本朝第一手”。祝允明以詩書聞名于世,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齊名,被稱為“吳中四才子”。
■專家解讀
此卷寄托了作者的感懷
據深圳博物館古代藝術研究部主任黃陽興介紹,此卷作于明嘉靖元年三月,即1522年春,祝允明抄寫晚唐杜牧《晚晴賦》與盛唐廣東名臣張九齡《荔枝賦》,行筆奔放,氣勢撼人,是其晚年代表作。祝允明正德十年到任廣東興寧知縣,游宦嶺南五年,嘉靖元年已授任應天府(明留都南京)通判,不久托病辭官歸隱,故有“祝京兆”之稱。因此,此卷寄托了作者對嶺南游宦的寄思與仕途不如意欲歸隱的感懷。引首隸書為清代馮志沂所題。此卷曾經明末姜紹書與民國朱榮爵等人遞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