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小:
下載:411次
分類:黃庭堅
黃庭堅《松風閣詩帖》行書作品欣賞
黃庭堅 松風閣詩帖 行書作品欣賞 黃庭堅書法 黃庭堅松風閣詩帖 黃庭堅行書
- 支 持:
- 分 類:黃庭堅
- 大 小:
- 版本號:
- 下載量:411次
- 發 布:2023-04-30 01:06:04
手機掃碼免費下載
糾錯留言#黃庭堅《松風閣詩帖》行書作品欣賞簡介
黃庭堅《松風閣詩帖》被譽為“天下第九行書”,《松風閣詩帖》為黃庭堅晚年作品,也是黃庭堅的行書代表作。
黃庭堅行筆強勁有力,下筆如斬釘截鐵而富有彈性。黃庭堅作行草如作楷書,點劃精神,一絲不茍,卻又特別靈動。他的起筆處欲右先左,由劃中藏鋒逆入至左頓筆,然后平出,“無平不陡”,下筆著意變化,收筆處回鋒藏穎,有“畫竹法作書”、“沉著痛快”之感。
其結體從柳公權的楷書得到啟發,中宮收緊,由中心向外作輻射狀,縱伸橫逸,如蕩槳、如撐舟,氣魄宏大,氣宇軒昂。
其個性特點十分顯著,學他的書法就要留心于點畫用筆的“沉著痛快”和結體的舒展大度。至于他的草書,趙孟俯說:“黃太史書,得張長史圓勁飛動之意。”“如高人雅士,望之令人敬嘆。”
松風閣在湖北省鄂州市之西的西山靈泉寺附近,海拔 160 多米,古稱樊山, 是當年孫權講武修文,宴飲祭天的地方.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九月,黃庭堅與 朋友游鄂城樊山, 途經松林間一座亭閣, 在此過夜, 聽松濤而成韻. "松風閣詩", 歌詠當時所看到的景物,并表達對朋友的懷念.
《松風閣詩帖》是黃庭堅七言詩作并行書,墨跡紙本,,縱 32.8 厘米 ,橫 219.2 厘米,全文計 29 行,153 字,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松風閣詩》的結體,用筆,章法都很奇特,其結體有兩個特點:
一是內緊外放,緊處亦見奇肆,放處倍添神采,其規律是主筆盡量向外輻射,橫畫 向左,豎畫向下,撇捺則左右縱橫開張,與緊束的中宮形成鮮明的對比。
二是欹側多姿.其字如風枝雨葉,偃蹇橫斜;又如謝家子弟,不冠不履。
《松風閣詩》的用筆亦十分精到,縱觀全篇點畫,厚勁挺,,擒縱得體,濃纖剛柔,盡如人意,長筆遒逸,短畫緊潔,抑揚頓挫,提按分明,雖然如游龍舞鳳,處處飛動,卻也筆筆著實,沒有絲毫的懈怠和軟滑。
《松風閣詩》的章法奇詭跌宕,扣人心弦,字或大或小,或長或短,或收或放,或藏或露,密相間,穿插爭讓,出沒奔軼,超逸絕塵。
黃庭堅《松風閣詩貼》
釋文:依山筑閣見平川。夜闌箕斗插屋椽。我來名之意適然。老松魁梧數百年。斧斤所赦令參天。風鳴媧皇五十弦。洗耳不須菩薩泉。嘉二三(以上二字倒置)子甚好賢。力貧買酒醉此筵。夜雨鳴廊到曉懸。相看不歸臥僧氈。泉枯石燥復潺湲。山川光暉為我妍。野僧早(此字點去)旱饑不能饘。曉見寒溪有炊煙。東坡道人已沈泉。張侯何時到眼前。釣臺驚濤可晝眠。怡亭看篆蛟龍纏。安得此身脫拘攣。舟載諸友長周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