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span>
下載:381次
分類:黃庭堅
手機掃碼免費下載
糾錯留言#黃庭堅書法拓本《政慈惠帖》簡介
冬至,又稱日南至、冬節、亞歲,是中國二十四節氣里面的一個重要節日。《漢書》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薄逗鬂h書》記載:“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后省事。”因為過了冬至以后,白晝一天天長了,陽氣一天天升了, 古人認為這是一個好日子,是一個值得祝賀的日子。古人冬至這天都是不做事,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修身養性。在這歷史背景下,我們一起來賞讀黃庭堅《政慈惠帖》。
北宋黃庭堅書法拓本《政慈惠帖》沒有墨跡傳世,現存版本來自于上海圖書館藏《鳳墅帖》刻帖中。這是黃庭堅在冬至來臨時給好友去的一份手札。此帖凡9行,計88字。
譯文:庭堅叩頭,聞□□為政慈惠,想頗相歡。比數有樽酒以賞江山之勝否?議役書不至,妨人作樂耶?累日前遣虞候王富嘗奉記,必已徹幾下,自冬至來雪寒乃不異北方,想府下亦必爾。即尊候何似,無緣修敬,惟有馳情。庭堅叩頭上。
宋元祐六年(1091)年六月十八日,黃庭堅母安康郡太君李氏病故。秋,從京師護母喪歸分寧(今江西修水)。元祐七年正月,護母柩抵家。此手札是在約元佑七年(1092)黃庭堅48歲時在江西修水老家給好朋友寫的一份問候冬至的手札。
黃庭堅在信中對朋友說:
聽說□□處理政事仁愛,想來與他相交往應該是很愉快的。這難道不比把酒以觀江山勝景更好么?倘若差人投書而不至,豈不擾人興致嗎?前段時間,曾差遣虞候王富奉呈記文,想必已經看完,撤下幾案了。從冬至以來,這邊寒冷降雪,與北方并無差別,料想你那邊也定是如此。目前你的情況怎樣?也無從當面表示問候,只能神往致敬。
手札中有“樽酒賞江山之勝”這樣的話,收信人應該是一個和黃庭堅經常有詩文唱和的文人雅士。信札中透露出黃庭堅是以一個朋友,一個詩友,甚至一個酒友這個關系跟對方通信的。如果對方收不到信,會覺著很掃興。問候朋友冬至那邊兒冷不冷,從字里行間能夠反映出,黃庭堅與這個收信人的關系是非常近的,應該屬于密友。此情此景,難免讓人聯想起王羲之在《積雪凝寒帖》中對周撫的問候。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黃庭堅、王羲之兩位書法偉人,在利用信札進行著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古代文人寫信跟當代人寫信有所不同。當代人通信是有明確目的述求的。古人通信的時候,對能志趣相投的朋友,都會經常惦記。他們看到天氣季節變化,或者做了一個夢,或者讀到一本書,或者無可名狀想到一件事,或者日常生活有所感悟,古人都有可能寫一份信去給朋友傾訴和問候。這就是古代傳統文人的一種生活常態。
黃庭堅《政慈惠帖》是其書法風格成熟時期作品。這幅書法作品有他老師蘇東坡的影子,一些字的結體和蘇有神似。蘇東坡也說:“魯直學余書”。但如果黃庭堅亦步亦趨的學蘇,沒有突破,囿于東坡書風,不獨辟蹊徑,那黃庭堅也就不可能成為中國書法史上彪悍千秋的宋四家之一了。在此手札中,黃庭堅寫信時心情很愉悅,字里行間明顯看出用筆輕松自如,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字結構左低右高,已經由早期結字扁平而趨于方正,用筆上也有了個人筆畫舒展面貌,但所有的筆畫和線條都趨于平和,筆畫瘦硬通神??催@幅手札,給人瀟灑跌宕,顧盼生姿之意,無意于佳乃佳的天然、天趣、天籟、鮮活之感。具有很強的文人書卷氣,是書法史流傳下來熠熠生輝的佳作。
賞黃庭堅《政慈惠帖》看到了黃庭堅對朋友交往的熱忱、掛念和無功利。在當代快節奏的工作生活中,遙想古人過冬至之人文情懷,讓我們以冬至的名義給自己一個意與古會的機會。在喧囂的城市,適當放松自己心情和三五好友把酒言歡,談古論今,享受慢生活,未嘗不是人生一大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