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小:
下載:365次
分類:蔡襄
手機掃碼免費下載
糾錯留言#蔡襄書法《持書帖》高清賞析簡介
蔡襄《持書帖》,紙本,行楷,縱27.2厘米,橫57.4厘米,故宮博物院藏。此帖是蔡襄至和三年(1056)初知福州所作,系致友人的一通尺牘,內容談到自己當時身體狀況欠佳。鈐有“知頤印記”、“頤”,安歧諸朱文印記。此作看出當時書壇的風氣完全轉向了詩文尺牘,充分體現作者楷書端莊規矩,且恬淡婉美的韻致。
釋文:襄啟:數日前遣使持書棨戟之下,輒邀行舸光臨弊境,計已通達當直,未審尊懷如何?惠然一來,殊為佳事。病軀不常得安,多緣飲食而致。山羊澀而無味,雖食不過三二兩,魚鱉每食便作腹疾,以此氣力不強,日久必須習慣,今未凋適耳。蒙書并海物,多感多感! 謹奉手啟上聞。不宣。襄上,賓客七兄執事。八月二十四日。謹空。
書法史上論及宋代書法,素有“蘇、黃、米、蔡”四大書家的說法,他們四人被認為是宋代書法風格的典型代表。“宋四家”中,前三家分別指蘇軾(東坡)、黃庭堅(涪翁)和米芾(襄陽漫士)。宋四家中,蔡襄年齡輩份,應在蘇、黃、米之前。從書法風格上看,蘇軾豐腴跌宕;黃庭堅縱橫拗崛;米芾俊邁豪放,他們書風自成一格,蘇、黃、米都以行草、行楷見長,而喜歡寫規規矩矩的楷書的,還是蔡襄。
蔡襄擅長正楷、行書和草書。其書法渾厚端莊,淳淡婉美,自成一體。展卷蔡襄書法,頓覺有一縷春風拂面,充滿妍麗溫雅氣息。蔡襄的書法在其生前就受時人推崇備至,極負盛譽,最推崇他書藝的人首數蘇軾、歐陽修。蘇軾在《東坡題跋》中指出:“獨蔡君謨天資既高,積學深至,心手相應,變態無窮,遂為本朝第一。然行書最勝,小楷次之,草書又次之……又嘗出意作飛白,自言有翔龍舞鳳之勢,識者不以為過。””
歐陽修對蔡襄書法的評價真是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歐陽修說:“自蘇子美死后,遂覺筆法中絕。近年君漠獨步當世,然謙讓不肯主盟。”(《歐陽文忠公集》)黃庭堅也說:“蘇子美、蔡君漠皆翰墨之豪杰。”(《山谷文集》)
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評論蔡襄的草書“以散筆作草書,謂之散草,或曰飛草,其法皆生于飛白,自成一家。存張旭、懷素之古韻,有風云變幻之勢,又縱逸而富古意。”《宋史·蔡襄傳》稱他:“襄工于手書,為當世第一,仁宗尤愛之。”許將《蔡襄傳》說:“公于書畫頗自惜,不妄為人,其斷章殘稿人悉珍藏,仁宗尤愛稱之。”朱長文《續書斷》:“蔡襄書頗自惜重,不輕為書,與人尺牘,人皆藏以為寶。仁宗深愛其跡……及學士撰《溫成皇后碑》文,敕書之,君謨辭不肯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