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小:
下載:412次
分類:褚遂良
手機掃碼免費下載
糾錯留言#褚遂良楷書進化史簡介
以變求通 以變求新褚遂良楷書進化史
唐朝前期,虞世南、歐陽詢和褚遂良號稱“初唐三家”。由于褚遂良與虞、歐相差近40歲,虞歐去世后,褚遂良獨擅大名,影響甚廣,陶鑄有唐一代。
褚遂良在書學上的轉折點,應該是虞世南去世后,因為他填補了唐太宗的“侍書”一職。
成為了唐太宗的御用書家,一方面必須留心翰墨,另一方面可以遍覽王羲之的書跡。
褚遂良的書法師承
褚遂良初學虞世南,后又學史陵,追求的書法美學最終傾向于王獻之,求小王之媚趣。
張懷瓘《書斷 褚遂良傳》里附記了史陵書法,并稱“有古直,傷于疏瘦”。李嗣真《后書品 中上品》也間接評價史陵書法“作獻之氣勢,或如舞劍,往無鄰幾”。從這兩段話,我們大致可以知道褚遂良后期楷書“增華綽約”的“媚趣”,主要師承便是王獻之。
后虞、歐時代的褚書作品
現存褚遂良時代最為久遠的碑銘是《伊闋佛龕記》,書于貞觀十五年(641)。這一年,歐陽詢剛去世,虞世南已去世三年。
《伊闋佛龕記》是褚遂良初試碑版之作,筆畫求其方挺,筆力外耀;結構上求方正。應該說,這幅作品里有歐陽詢的影子。
伊闋佛龕記
《孟法師碑》書于貞觀十六年五月,比《伊闋佛龕記》晚半年。相比《伊闋佛龕記》,《孟法師碑》筆調柔和一些,結體變為欹側,里面多了虞字的遒麗,不過還是以骨力見長。
孟法師碑
應該說,中年的褚遂良,碑版書法一直在虞世南、歐陽詢之間徘徊,直到《房玄齡碑》問世(650)。此碑是褚遂良自立家法的標志性作品。
他舍棄了《伊闋佛龕記》的方板、《孟法師碑》的矜持,美學為之一變。用筆主要用尖鋒,入紙淺,運筆速度快,轉折翻挑,曲直向背,活脫自然。結構上,結體更為寬博、疏朗。
唐梁文昭公房玄齡碑
如果說《唐梁文昭公房玄齡碑》屬于自立家法的作品,那么《雁塔圣教序》就是褚遂良的巔峰之作。
《雁塔圣教序》為褚遂良五十八歲時書,是最能代表褚遂良楷書風格的作品,字體清麗剛勁,筆法嫻熟老成。褚遂良在書寫此碑時已進入了老年,至此他已為新型的唐楷創出了一整套規范。
在字的結體上改變了歐,虞的長形字,創造了看似纖瘦,實則勁秀飽滿的字體。
褚遂良書法特點中整幅書法作品以弧形線條居多,即使是短線條,也有一詠三嘆的情調。弧線的大量使用,使原本筆直、堅挺的基本筆畫,增加了柔和委婉。
《雁塔圣教序》引領大唐楷書新格,書法史上褚遂良因此被重重地書上一筆。初唐三家——歐、虞、褚并稱書壇,但真正地開啟唐代楷書門戶者,非褚氏遂良一人莫屬。縱觀唐中期的顏真卿、徐浩,莫不受其影響,可以說唐朝中后期書壇風貌是由褚遂良啟導的,特別是《雁塔圣教序》更具有創新的時代意義。
雁塔圣教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