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給大家聊聊關于三字經的作者,以及三字經的作者誰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三字經的作者是誰
《三字經》有不同版本,全文字數從1120字至1722字不等。其作者也眾說紛紜。一般認為初著者為宋朝王應麟,明、清兩代人(如清初康熙年間王相與清末大學問家章太炎)多認定作者是王應麟。從文風看,王應麟的其他著作也多三字句。另外,王應麟是一個關心兒童教育的學者,除了《三字經》,他還著有啟蒙讀物《詞學指南》、《小學紺珠》、《姓氏急就篇》、《小學諷詠》、《蒙訓》等,這都是非常有力的佐證。《三字經》原典內容之外,后經章太炎等人多次增改,故其“敘史”部分,也已包含元、明、清、民國時期。《三字經》從成書的那天起,對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功不可沒,歷來為人們所極力推崇。
三字經的著者是誰
《三字經》其書作者說法大致有四種:
一、明代黃佐《廣州人物傳》、明末諸生屈大均《廣東新語》與清代惲敬《大云山房記》都以為作者應是宋代末年的區適子;
二、清代邵晉涵詩:“讀得貞黎三字訓”,自注:“《三字經》,南海黎貞撰。”據此以為《三字經》為明代黎貞撰;三、或者又有區適子所撰,黎貞增廣之說;四、世傳王應麟撰。這些說法都缺乏有力的直接證據。
三字經的作者是哪位何時如何成書的
作者:王應麟??成書于南宋中期。
中國寧波大學文學院教授張如安在《北京大學學報》2009年第二期上發表了《歷史上最早記載〈三字經〉的文獻——〈三字經〉成書于南宋中期新說》一文,判斷《三字經》應成書于南宋紹熙(1190年-1194年)至嘉定(1208年-1224年)年間,其時代要早于王應麟(1223年-1296年)和區適子。
而寧波是目前已知的《三字經》最早流傳的地區。王應麟(1223—1296),南宋官員、學者。字伯厚,號深寧居士,又號厚齋。慶元府鄞縣(今浙江鄞縣)人。理宗淳祐元年進士,寶祐四年復中博學宏詞科。
歷官太常寺主簿、通判臺州,召為秘節監、權中書舍人,知徽州、禮部尚書兼給事中等職。其為人正直敢言,屢次冒犯權臣丁大全、賈似道而遭罷斥,后辭官回鄉,專意著述二十年。
為學宗朱熹,涉獵經史百家、天文地理,熟悉掌故制度,長于考證。一生著述頗富,計有二十余種、六百多卷,相傳《三字經》為其所著。
三字經是誰寫的
《三字經》的作者是王應麟。初著傳說為宋朝王應麟,明、清兩代人(如清初康熙年間王相與清末大學問家章太炎)多認定作者是王應麟。其次,從文風看,王應麟的其他著作也多三字句,幾年前,在鄞州還出土了王應麟用“三字經”句式作結尾撰寫的廟記。
三字經何人編寫
《三字經》作者是:王應麟
王應麟是南宋著名學者、教育家、政治家,字伯厚,號深寧居士,又號厚齋。慶元府鄞縣(今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人,其博學多才,學宗朱熹,涉獵經史百家、天文地理,熟悉掌故制度,長于考證。
《三字經》是中國的傳統啟蒙教材,在中國古代經典當中,《三字經》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之一。《三字經》取材典苑,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字、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義、誠、敬、孝”。背誦《三字經》的同時,就了解了常祝、傳統國學及歷史故事,以及故事內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三字經的作者誰
三字經作者是王應麟。王應麟(1223~1296)南宋著名學者、教育家、政治家。字伯厚,號深寧居士,又號厚齋。慶元府鄞縣人。其博學多才,學宗朱熹,涉獵經史百家、天文地理,熟悉掌故制度,長于考證。南宋滅亡以后,他隱居鄉里,閉門謝客,著書立說。著有《三字經》、《小學紺珠》、《玉海》等。
文章到此結束,如果本次分享的三字經的作者和三字經的作者誰的問題解決了您的問題,那么我們由衷的感到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