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小:
下載:861次
分類:米芾
手機掃碼免費下載
糾錯留言#米芾行書墨跡《復官帖》書法欣賞簡介
米芾行書墨跡《復官帖》頁,紙本;縱 27.1cm,橫 49.9cm。故宮博物院藏。
這件作品的另一個值得贊嘆之處是米芾對古人的融會貫通。米芾對于前人如"二王"、顏真卿、李邕等的法帖到了如醉如癡甚至為了據為己有而不擇手段的地步。他在傳統上下過很大的工夫,有時臨摹原帖可以毫厘不爽、幾可亂真。
《宋史》上稱他"妙于翰墨,沉著飛翥,得王獻之筆意;尤工臨移,至亂真,不可辨"。正因為他功力深厚,在創作過程中就可以如魚得水,左右逢源。米芾并不是一味地摹仿前人,而是依靠自己的功力和對傳統的理解自然流露,從而達到天衣無縫、渾然天成的藝術效果。
"集古終能自成家",米芾的成功給予后人的啟示也就在于此。如果想在書法上有所收獲,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深入傳統、遍臨百家、博采眾長。這樣似乎看起來是比較慢也比較笨的途徑,但實際上,慢往往意味著快,笨也往往意味著巧。
《復官帖》,據考證當作于崇寧三年(1104)五月。凡十三行,共90字。字型大小錯落,字字側欹險峻,左右騰挪,信手揮就,然絕無造作之氣,仿佛藝術大師的一幅速寫作品,有異曲同工之妙。
《珊瑚復官二帖》曾經南宋內府,元郭天錫、季宗元、施光遠、肖季馨,清梁清標、王鴻緒、安岐、永瑆、裴伯謙遞藏。后歸張伯駒。1956年張伯駒捐獻文化部文物局,撥故宮博物院藏。《墨緣匯觀》、《平生壯觀》、《云煙過眼錄》、《大觀錄》、《壯陶閣書畫錄》著錄。
釋文:
一年復官,不知是自申明,或是有司自檢舉告示下。若須自明,託做一狀子,告詞與公同。芾至今不見沖替文字,不知犯由,狀上只言準告降一官,今已一年。七月十三授告。或聞復官以指揮日為始,則是五月初指揮,告到潤乃七月也。
::復官(fù guān ) 原來是官員,由于某種或多種原因被免職,后來又由于某種或多種原因恢復了官職就叫復官。
::申明(shēn míng ) 鄭重告知或說明。
::自檢(zì jiǎn ) 自我檢點約束。
::舉告(jǔ gào ) 檢舉告發。
::讬(tuō ) 同托“,請人代辦。
::沖替(chōng tì ) 宋代公文習用語。謂貶降官職。
::指揮(zhǐ huī ) 安排。唐、宋時詔敕和命令的統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