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上海書法家,大多數人都知道,上海自古以來有成就的書法家就不勝枚舉。有朋友問上海當代書法家排名有哪些人,上海書法家排名前50位有誰?現在從目前書法界情況來看,書法家排名從來都是沒有標準和統一的接下來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帶來上海當代書法家排名,歡迎大家閱讀!
上海當代十大書法家有:周慧珺、陳佩秋、劉小晴、高式熊、蕭卡、顧振樂、宮小龍、周志高、戴小京、李靜。
周慧珺,女,1939年出生,浙江鎮海人。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上海書法家協會主席,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中國著名書法家周慧珺,1962年 參加上海市青年宮書法學習班。得到沈尹默、拱德鄰、翁闿運等著名書法家親授。以節臨米芾《蜀素貼》行書入選由上海中國書法篆刻研究會成立后第一次舉辦的上海市書法展覽。
周慧珺書法
周慧珺先生是當代最知名的書法家之一,她在上世紀文化最為沉寂的時期,讓自己書寫的字帖成為當時珍貴的文化食糧,也創造了書法類書籍的銷售奇跡。周慧珺先生任過上海書協主席、中國書協副主席,現在仍是中國書協顧問,并獲得過中國書法的最高榮譽——蘭亭獎·終身成就獎。
周慧珺可謂是一個值得大家尊重的德藝雙馨的書法家,她那樸實無華的品格、睿智聰穎的天資、堅韌不拔的意志以及那遒健灑落的書風,都給人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陳佩秋書法
陳佩秋 1922年12月生,女,河南南陽人。字健碧,室名秋蘭室、高華閣、截玉軒,海上畫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半個多世紀來,陳佩秋先生在花鳥、山水、工筆畫、書法等領域成就斐然,常被譽有“臥枕宋元、融匯中西”的大家風范。她早年以山水為起點,20世紀50年代后專攻花鳥,畫風濃麗秀美,格調委婉含蓄。20世紀90年代,她又探索細筆青綠山水,吸收西畫特色技巧,別開生面。至晚年,又在青綠山水上傾力于彩墨,創出彩墨結合的中國畫新風。
劉小晴先生1942年6月生于上海,號一瓢,二泉,齋名“一瓢齋”。畢業于魯迅美術學院國畫系,曾擔任上海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會員,上海大學文學院兼職教授,上海滬東書院院長,上海書畫出版社《書法》雜志副主編,上海文史館館員。
劉小晴書法
在書法界,劉小晴在楷書上的成就為業界所公認,海派國畫大師程十發曾評價劉小晴的書法,“深諳歐陽詢《九成宮》的妙諦,因而構筑自己楷書營壘,上窺魏晉,下探宋明,不掠新奇,但求平正。”
高式熊書法
高式熊(1921-2019),別名廷肅,齋名紅葵花館,祖籍浙江紹興,生于鄞縣。生前系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西泠印社名譽副社長、第六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他幼承家學,書法得到父親親授,20歲時獲海上名家趙叔孺、王福庵指導。高式熊擅篆刻、書法及印學鑒定,書法出規入矩,端雅大方;后又喜摹印作,對歷代印譜、印人流派極有研究。其書法楷、行、篆、隸兼擅,清逸灑脫,尤以小篆最為精妙,與篆刻并稱雙美。還著有《西泠印社同人印傳》、《高式熊印稿》等專著。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出、發表。
蕭卡書法
蕭卡,1919年,湖南湘鄉市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國家博物館畫廊藝委會委員、客座教授,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上海蒼松書畫社等書畫會社聘為名譽會長。作品參加國內外百余次展覽,獲金獎和一等獎20余次,其它各種獎100余次,在世界文化藝術研究中心等舉辦的世界華人藝術大獎賽獲國際榮譽金獎,在第三屆“世界華人藝術大會”香港大型藝術展中獲特別金獎,在富士杯海內外大賽獲金獎,在日本岐阜市、福岡市、秋田市、巴西、臺灣、香港展覽收藏,作品出版《蕭卡書法集》,選入《世界當代著名書畫家真跡博覽大典》等四十多種選集,選入五個碑林,流入臺灣、香港和法、日、美、巴西。近年為22省市的單位、書刊創作書法6000余件,傳略輯入《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等十種辭書。
顧振樂,字心某,號樂齋,1915年6月生,上海嘉定人。少年時師從童心錄、翟樹宜等前輩學習書畫篆刻。1942年拜張石園為師,入室專攻"虞山畫派"。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書畫展及在專業報刊發表,并被多家博物館、紀念館收藏。曾兩渡扶桑舉行書畫展。出版有《顧振樂書畫集》、《顧振樂畫集》等。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西泠印社社員、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上海市高校書法教育研究會理事、華東師范大學《中華書法篆刻大典》編委。
顧振樂書法
顧先生的書法從楷書入手,隸篆草相繼摹習,四體皆能并自成風格。運筆富有節奏感,流動生姿卻無半點造作。楷書在歐(陽詢)虞(世南)之間,用以題畫,相得益彰。草書脫胎于孫過庭的《書譜》,又有明人的錯綜俊逸,靈逸灑然。隸書出自《張遷》《乙瑛》《石門頌》諸碑,莊重端麗。篆書多源自銘文,骨力勁挺,婀娜多姿。
宮小龍,現居上海。出生于書香門第,5歲開始和弟弟小虎隨父宮榮學習書法,武術,象棋,繼承家學。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澳洲書法學會理事,美洲書法交流學會副會長。
宮小龍書法
宮小龍先生作為國際書畫協會特邀書法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國際交流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其書法十級,武術六段。,琴棋書畫樣樣兼修。數十年寒燈苦學,滋養了其書之氣、韻、意、趣,使之能上達超凡的極高境界。也因其書具有超凡脫俗的境界、深邃雋永的意韻,才能使書界中人對之品賞愈久,得益愈多,感受愈深,認識愈深。正如唐之孫過庭所言:通會之際,人書俱老。其書法遠宗漢魏,近取宋明,于鐘繇、王羲之、歐陽詢、顏真卿、蘇軾、黃庭堅諸家,用力最勤,且能化古融今,形成自己;獨特書風。兼擅篆、隸、行、草、楷諸書,所作榜書大字,雄渾剛健,氣勢磅礴。
周志高,筆名季高、辛默、誠公等,別署興墨樓,1945年1月30日生,江蘇興化人。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一屆、第二屆常務理事,第三屆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資深評委,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書畫家協會名譽主席,全國展、全國中青展評審委員,中國書協培訓中心特聘教授,中國書協編輯出版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上海市書法家協會主席,當代中國書畫網藝術顧問,菲律賓中華書法學會學術顧問,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理事,上海大學文學院兼職教授等。中國人民大學東方藝術研究所副所長,兼職教授。上海《書法》雜志執行主編,《中國書法》雜志特約編審,中國書協編輯出版委員會秘書長,世界杰出華人協會副理事長,中央文史館書畫院研究員。中國書協《中國書法大事記》辦公室主任,中國書法學院籌備辦公室負責人。
周志高書法
周志高先生的楷書功底相當扎實,但其代表作則是行草書。展讀《書法報》中的一則報道,稱周先生書法“運筆舒展凝重,結體、章法奔放跌宕,變化多姿,有張力,收放自如,金石味強”, 此說大致不差,卻只是就字論字,并沒有觸及其書法的精神實質。
戴小京,1952年生于北京,祖籍山東博興。1982年畢業于中山大學中文系。現為中國書協理事、中國書協鑒定維權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中國書法名城(之鄉)聯誼會副會長、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國家一級美術師。華東政法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戲劇學院兼職教授,曾任《書法研究》、《寫字》雜志主編。
戴小京書法
從1984年起在上海書畫出版社、江蘇古籍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及《書法》、《書法研究》、《中國書法》、《藝術世界》等發表專著論文20余種計50余萬字,重要者有:《吳湖帆傳略》、《書法創作》(與周志高合作)、《20世紀文化名人與上海?吳湖帆》、《康有為與清代碑學運動》、《嚴峻的思考》、《二王書法》等。2003年論文《當代書風形態變異的思考》獲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三等獎。
在戴小京的氣質里,書卷氣背后還有一種精明和謹慎——這緣于他的雙重身份:書法家和拍賣師。作為書法家,戴小京是“海派”書法的代表之一;作為拍賣師,他參與了新中國的第一次書畫拍賣,至今仍被稱為“中國最優秀的書畫拍賣師”。著有《吳湖帆傳略》《書法創作》《二十世紀文化名人與上海·吳湖帆》《康有為論》《嚴峻的思考》《二王論》。作品入選《中南海楹聯集》《中國首屆自作詩詞書法集》《海上書法作品集》《中國當代名家書法作品集》,參加上海大阪、上海橫濱、中韓等各類國際大展及國內各類展事數十次。
李靜,女,1956年10月生于上海。自幼學書,師承周慧珺。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協女書法家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行書專業委員會主任、上海文史研究館館員、上海市文聯委員、上海周慧珺書法藝術研究院院長。
李靜書法
李靜書法初學楮遂良、顏真卿,后取法魏碑。行書由宋四家入手,于米芾《蜀素帖》等米帖上,也兼學黃山谷、蘇、蔡,稍后再學張旭、懷素草書。二十歲以后,書法,漢魏、唐宋、明清,于漢簡帛書的及明清書法的。20世紀中后期東渡日本求學,對日本假名書法的章法布局,創作時常借鑒。行草書,書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