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小:
下載:235次
分類:王寵
手機掃碼免費下載
糾錯留言#王寵行草《自書五憶歌》簡介
王寵,號雅宜山人,“吳門三家”之一,與祝允明、文徵明齊名。其人品高曠,神韻超逸,惜體弱多病,英年早逝。
探究王寵書法的“疏淡”,實來自于其獨特的人生際遇、品行修養和審美追求。
王寵自正德庚午(1510)至嘉靖辛卯(1531),凡八次應試,均未中。在王寵周邊不達的友人中,有的選擇了放浪形骸,如祝允明、唐寅與陳淳;有的選擇了忍耐,如湯珍;有的選擇了隱居,如陸治。王寵選擇了隱居,潛心詩書,逍遙林下,二十年讀書石湖之上,講業楞伽山中。正如其《行書札》中云:“家中雖貧落,越溪風景日增日勝,望之如圖畫,獨此一事慰懷耳。”(上海博物館藏《王寵行書札》)書為心聲,自然地,王寵的這種“不激不厲”的心境折射到了在他的筆下——疏淡空靈而又逸筆草草。這種講究技巧而又自然流露的書法功力與蕭散灑脫的雅玩心態,正是他科考屢次應試不第,進而沉湎于書畫、寄情于山水的結果。
今天就來講一講他的經典之作《自書五憶歌》。
王寵《自書五憶歌》原大高清宣紙復制,尺寸:332*29.31cm
在雅宜君三十五歲時的這年夏天,他生了暑熱,躺在床上書也不想看,感覺住在城市里氣息煩悶,就像待在一個罐子里一樣。
王寵《自書五憶歌》原大高清宣紙復制細節實拍
為獲清涼,他游神六合,回憶起了曾經游玩過的名山大川,憶起了廬山瀑布、憶起了泰山古松、憶起了峨眉山雪、憶起了渭川竹海、憶起了黃鶴樓,以此來消解煩蒸。
在精神上獲得清涼后還不算夠,于是翻然起身,戲作此《五憶歌》,揮汗如雨,排了排熱毒,聊贈摯友以濯思消暑。
這件書卷恣肆縱逸,神彩飛揚。王寵下筆硬挺,只有在轉筆的地方稍微圓潤一些,所以筆調硬拙峻拔。雖然這是一件今草的作品,但幾乎字字獨立,字跡又帶有章草的筆意,如書卷中的“眠”、“泰”、“裂”等字的捺筆收尾都還保存了隸書的韻致。這件書法是王寵三十五歲的作品,寫在質地堅硬的金粟山藏經紙上,更能將王寵起伏頓按、急遽有力的筆法特色表現出來,是他傳世的一件精品。
王寵《自書五憶歌》原大高清宣紙復制細節實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