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小:
下載:648次
分類:名家書法
手機掃碼免費下載
糾錯留言#南宋張即之《汪氏報本庵記》鑒賞簡介
《張即之書報本庵記》后有“淳熙十二年三月二日二“,考淳熙十二年為一一八五年,而張即之生于一一八六年,故知此為報本庵記寫于淳熙十二年,非即之書于此年也。
張即之《汪氏報本庵記》
紙本,行楷
縱29.3厘米,橫91.4厘米
小字行書38行,凡688字
遼寧省博物館藏
此冊行楷骨力勁健,點畫精到,結字生動,筆意流動,顯得神采煥發,給人以一種輕松自如之感,從其成熟的風格上來看,當為其晚年時所書,無疑是其生平的代表作品。
張即之書法深受唐人影響,初學歐陽詢、褚遂良和顏真卿,后轉師米芾,參以漢隸及晉唐經書,加上受禪宗哲學思想的影響,故形成一種獨特的書法藝術風格。并能“獨傳家學”,以張孝祥書為主調,而自成一家體系。
他博學多識,“性修潔,喜校書,經史皆手定善本。” 張即之是南宋書壇首要人物,《中國書法發展史》宋六人,張即之在內,另五人為北宋四家與趙佶。張即之是南宋后期力挽狂瀾、振興書法藝術、窮畢生之力以改變衰落書風的革新家,稱雄一時,且有“宋書殿軍“之譽”。
《宋史》本傳稱其“以能書聞天下”,“大字古雅遒勁,細書尤俊健不凡”。其下筆簡捷凝練,運筆堅實峻健,點畫顧盼生情,結字俊秀而骨力遒勁,使字字結體生動明快,清爽不落俗套。
其所書《大字杜甫詩卷》前人評為“有長風破浪氣象”。女真族雖然遠在北方,與南宋政權處于敵對地位,但對于張即之的翰墨作品,卻不惜用重金購求。傳世作品有楷書:《佛遺教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行書《雙松圖歌》《待漏院記》《書杜詩》《汪氏報本庵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