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小:
下載:778次
分類:名家書法
朱元璋行書《大軍帖》作品欣賞
朱元璋行書 大軍帖 書法欣賞 朱元璋 朱元璋書法 朱元璋大軍帖
- 支 持:
- 分 類:名家書法
- 大 小:
- 版本號:
- 下載量:778次
- 發 布:2023-11-21 12:47:16
手機掃碼免費下載
糾錯留言#朱元璋行書《大軍帖》作品欣賞簡介
朱元璋(1328~1398),即明太祖,字國瑞,元末濠州鐘離(今安徽風陽)人。幼貧寒,年十七歲父母兄相繼去世,孤無所依,入皇覺寺為憎。二十五歲入郭子興部,與元兵及各路起兵者長年作戰。后稱吳國公,改吳王。一三六九年建都南京,年號洪武,廟號太祖,明王朝從此開始。
農民朱元璋,幼家貧,入寺為僧,參加紅巾軍改名為元璋,1368年定都南京,開啟了大明王朝時間。朱元璋未能受良好教育,出家后接受過一點佛家文化熏陶。
朱元璋能寫詩文,所作不乏雄莽豪放氣勢。像“百花發時我不發,我若發時都嚇殺。要與西風戰一場,遍身穿就黃金甲”(《詠菊》)、“燕子磯兮一秤砣,長虹作竿又如何。天邊彎月是釣鉤,稱我江山有幾多”(《詠燕子磯》)等均為不少人耳熟能詳。
朱元璋亦能書法,尤以行體、草書見長,還能榜書。明代朱謀垔《續書史會要》評價:“(明)太祖神明天縱,默契書法,御書‘第一山’三大字于鳳陽龍興寺,妙入神品。”但客觀來看其藝術成就并不太高。
朱元璋手跡親筆令《總兵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朱元璋手法手跡 第一世家
朱元璋手法手跡 永掌天下道教事
▌朱元璋行書《大軍帖》紙本,冊頁
縱33.7厘米,橫47.4厘米
行書,14行,169字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大軍自下山東,所過去處,得到迤北省院官員甚多。吾見二將軍留此等于軍中,甚是憂慮。恐大軍下營及行兵,此等雜于軍隊中,忽白日遇敵不便,夜間遇偷寨者亦不便。況各各皆系省院大衙門,難以姑假補之。親筆至日,但得有椎柄之官員,無分星夜發來布列于南方觀玩城池,使伏其心,然后用之,決無患已。如濟寧陳平章、盧平章等家小,東平馬德家小,盡數發來。至京之后,安下穩當。卻遺家人一名,前赴彼舊官去處言,信人心可動。朱
幅末落朱元璋獨有的“朱”字花押
《大軍帖》是朱元璋寫給部將的一封信。從內容分析,此時朱氏已消滅陳友諒,張士誠等勢力,正全力攻打北方,戰事頻仍。大軍所過之處,收降元朝官員甚多,就如何妥善處置告喻部下。信文明白曉暢,對研究明初軍事形勢和政治方略頗有參考價值。幅末有“朱”字花押。此帖書風健拔瘦勁,點畫稚拙流暢,得自然生動之趣。
大軍自下山東,所遇去處,得到迤北省院官員甚多。吾見二將軍留此等于軍中,甚是憂慮。恐大軍下營及行兵,此等雜于軍隊中,忽白日遇敵不
便,夜間遇偷寨者亦不便。況各各皆系省院大衙門,難以姑假補之。親筆至日,但得有椎柄之官員,無分星夜發來布于南方,觀玩
城池,使伏其心,然后用之,決無患已。如濟甯陳平章、盧平章等家小,東平馬德家小,盡數發來。至京之后,安下穩當,卻遣
家人一名,前赴彼舊官去處言信,人心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