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小:
下載:663次
分類:名家書法
手機掃碼免費下載
糾錯留言#王珣《伯遠帖》高清大圖賞析簡介
《行書·伯遠帖·卷》
【晉】王珣
《伯遠帖》東晉 王珣
《伯遠帖》是作者給親友伯遠書寫的一通信札,其行筆自然流暢,俊麗秀雅,為行書早期的典范之作。全篇隨其本字之形,順其自然之態,而又通篇和悅,自然一體,有如天成。
《伯遠帖》是現今學術界公認唯一傳世的東晉名家法書真跡,與《快雪時晴帖》、《中秋帖》并稱為“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首的“三希帖”, 亦被列為“天下十大行書”之一,排行第四。
王珣(349年-400年6月24日),字元琳,小字法護,瑯玡臨沂(今山東省臨沂市)人。東晉大臣、書法家。
王珣工書法,董其昌稱其“瀟灑古澹,東晉風流,宛然在眼。”其代表作《伯遠帖》是東晉時難得的法書真跡,且是東晉王氏家族存世的唯一真跡,一直被歷代書法家、收藏家、鑒賞家視為稀世瑰寶。
王珣《伯遠帖》卷 第二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文物信息:紙本行書,縱25.1厘米,橫17.2厘米
文物年代:東晉
館藏地點:故宮博物院
卷首上方為乾隆時所鈐“內府圖書”,下方為“游六藝圃”是乾隆所用閑章。“江左風華”左側有乾隆“觀書為樂”閑章。
卷前引首有乾隆御書:“江左風華”四大字,上有“乾隆御筆”一璽。并御題:“唐人真跡已不可多得,況晉人耶!內府所藏右軍快雪帖,大令中秋帖,皆希世之珍。今又得王珣此幅繭紙家風信堪并美!幾余清賞亦臨池一助也。御識。”鈐“乾隆宸翰”、“涵虛朗鑒”二璽。
前隔水御書:“家學世范,草圣有傳,宣和書譜”12字。下有:“乾隆宸翰”、“幾暇臨池”、“耽書是宿緣”三璽。字上有乾隆晚年常用的“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
又御識:“乾隆丙寅春月,獲王珣此帖,遂與快雪中秋二跡并藏養心殿溫室中,顏曰:‘三希堂’,御筆又識”,鈐“乾”、“隆”二璽。
后隔水上有明董其昌跋,后有乾隆御繪枯枝文石,并識:“王珣帖與其昌跋皆可寶玩,即裝池側理亦光潤堪愛,漫制枯枝文石以配之。乾隆丙寅春正,長春書屋御識”,鈐“幾暇怡情”一璽。后有“墨云”一璽。
卷尾敕董邦達繪圖,邦達有記,又有沈德潛書“三希堂歌”。
卷后有董其昌、王肯堂題記。
本幅前后有古半印二,漫漶不可識。清代所鈐寶璽有:“石渠寶笈”、“乾隆鑒賞”、“乾隆御覽之寶”、“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養心殿鑒藏寶”諸璽。除此之外還有乾隆的“八征耄念之寶”,“太上皇帝之寶”,“御賞”,“內府書畫之寶”,“神怡性靈”,“研露”收傳印記上鈐有“郭氏觶齋秘笈之印”,“范陽郭氏珍藏書畫”。
釋文:“珣頓首頓首,伯遠勝業情期群從之寶。自以羸患, 志在優游。始獲此出意不克申。分別如昨永為疇古。遠隔嶺嶠,不相瞻臨。”
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