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小:
下載:450次
分類:董其昌
手機掃碼免費下載
糾錯留言#董其昌行書欣賞《白羽扇賦》卷簡介
董其昌書張九齡《白羽扇賦》,分別為68歲書、78歲再書,現均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張九齡作為唐玄宗時的文壇領袖,這篇賦寫的確實很好,字短情長,不卑不亢,聲蘊其中。但是,漫長的歷史淘汰下,還是慢慢讓人們遺忘了。真正讓這篇賦再次名揚天下,還是明朝董其昌的這兩幅書法作品。
唐玄宗晚年時,寵信“口蜜腹劍”的李林甫,他聽信李林甫的讒言,要罷免張九齡的宰相之位。但是他沒有直接下旨,先讓宦官高力士給張九齡送去了一把白羽扇。當時已是秋天,白羽扇根本就不需要了,唐玄宗借此扇告訴張九齡,他已經過時沒用了。
張九齡看到這個扇子,當場作一賦表明心志,就是《白羽扇賦》。白羽扇出身卑微,但是能夠祛暑納涼,雖不算珍貴,但也有凌云壯志,如果有用到的地方,即使粉身碎骨亦在所不惜。可惜,秋天總會到來,白羽扇也沒有了用處,被收到了箱子里。但是,即使是這樣,白羽扇也會在箱篋中感念圣恩,沒有怨言。
68歲書/1
董其昌《行書白羽扇賦卷》,紙本,行書,40.1×415cm,天啟二年(1622),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68歲書/2
78歲書
董其昌78歲書《白羽扇賦》軸,尺寸: 257x83.6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 文
《白羽扇賦》,張九齡。開元二十四年夏,盛暑。敕使高力士賜宰臣白羽扇。九齡與焉。立獻賦曰:當時而用,任物所長。彼鴻鵠之弱羽,出江湖之下方。安知煩暑,可致清涼。豈無紈素,彩畫文章;復有修竹,剖析豪芒。提攜密邇,搖動馨香。惟眾禽之在御,何短翮之敢當。愿預恩于圣后,且見持于未央。伊昔皋澤之時,爾有云霄之志。茍效用之得所,雖舍生而何忌?肅肅鳥羽,穆穆微風,縱秋氣之移奪,終感恩于篋中。壬戌秋日書,董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