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小:
下載:658次
分類:董其昌
董其昌行書顏氏家訓二則手卷
- 支 持:
- 分 類:董其昌
- 大 ?。?span>
- 版本號:
- 下載量:658次
- 發 布:2023-01-07 10:12:11
手機掃碼免費下載
糾錯留言#董其昌行書顏氏家訓二則手卷簡介
董其昌行書顏氏家訓二則手卷
己巳(1629年)作 行書顏氏家訓二則 手卷 紙本水墨; 成交價格:¥2,240,000
題識:西湖過陳則梁山館,出此卷索書,湖山晴霽、四虛獻翠,為作擘窠書。米家法數米家畫,游戲三昧。己巳二月,董其昌。
鈐?。憾洳。ò祝?太史氏(白) 玄賞齋(朱) 鑒藏?。褐芰凉よb定真跡(朱) 高南村書畫?。ㄖ欤?新安吳云海藏(朱) 周元亮收藏書畫印(朱)
釋文:梁元帝在會稽,年始十二便能好學。時又患疥,手不能拳,膝不得曲。閉齋葛幃避蠅獨坐。銀瓶禞山陰甜酒,時復進之以止痛。率意讀史書,一日二十卷,即未師受,或不識一字,或不解一語,要自重之,不失厭倦。 義陽朱詹世居江陵,好學。家貧無書資。累日不爨,乃時吞紙以實腹。寒無氈被,抱犬而臥,犬亦饑虛,起行盜食,詹呼之不至,哀號動鄰,猶不廢業。卒成學士,為孝元所禮。
備注:高鳳翰、周亮工、吳云海、周元亮舊藏,翁大年、王鴻跋。
王文治在《論書絕句》中稱董其昌的書法為“書家神品”。盡管清代中期以后一些書法理論家對董其昌多有貶低,但是,有明一代書家中,董其昌對后世的影響最大這一事實是任何人都無法否認的。董其昌的書法以行草書造詣最高。董其昌雖處于趙孟緁、文徵明書法盛行的時代,但他的書法并沒有一味受這兩位書法大師的左右。他的書法綜合了晉、唐、宋、元各家的書風,自成一體,其書風飄逸空靈,風華自足。筆畫園勁秀逸,平淡古樸。用筆精到,始終保持正鋒,少有偃筆、拙滯之筆;在章法上,字與字、行與行之間,分行布局,疏朗勻稱,力追古法。用墨也非常講究,枯濕濃淡,盡得其妙。書法至董其昌,可以說是集古法之大成,“ 六體”和“八法”在他手下無所不精,在當時已“名聞外國,尺素短札,流布人間,爭購寶之。”一直到清代中期,康熙、乾隆都以董的書為宗法,倍加推崇、偏愛??滴踬澰唬喝A亭董其昌書法,天姿迥異。其高秀圓潤之致,流行于褚墨間,非諸家所能及也。每于若不經意處,豐神獨絕,如清風飄拂,微云卷舒,頗得天然之趣??滴踹€親自臨寫董書,致使董書得以風靡一時,出現了滿朝皆學董書的熱潮。一時追逐功名的士子幾乎都以董書為求仕捷徑。在康熙、雍正之際,他的書法影響之深,是其它書法家無法比擬的。董其昌有句名言:“晉人書取韻,唐人書取法,宋人書取意?!边@是歷史上書法理論家第一次用韻、法、意三個概念劃定晉、唐、宋 三代書法的審美取向。這些看法對人們理解和學習古典書法,起了很好的闡釋和引導作用。此卷為董其昌74歲游西湖時應江南名士陳則梁之求,書《顏氏家訓》中兩段古人治學事跡。大概是背誦錄之,故與《家訓》原文略有差異。董其昌在卷后稱用米家法數書擘窠大字。觀此作,用筆虛靈而又力透紙背,不使一實筆而筆筆剛健,正合了米芾的“無垂不縮、無往不收”的境界。筆法精到,純熟而傳統,這正是他數十年來對古人精微感悟的結果。其中既有藏鋒又有露鋒,充分體現了奇正變化之妙。此作還在空靈之中加大了提按力度,極盡筆勢縱橫,有來有去,千變萬化而氣貫韻滿。虛實的對比使通篇生意盎然。 著錄:《翰海五周年紀念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