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小:
下載:335次
分類:米芾
手機掃碼免費下載
糾錯留言#米芾書法賞析:行書《逃暑帖》簡介
米芾行書《逃暑帖》紙本,縱30.9厘米 橫40.6厘米,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此帖疑為致章惇書札。「芾」字長橫有波,為雍丘前后簽名之式。
雍丘無山,胡仔《苕溪漁隱叢話?本朝雜記上》:「淮北之地平夷,自京師至汴口,并無山。」此云「逃暑□山」,其非在杞(雍丘)甚顯。避暑可至秋方去,則非監廟家居斷難如是逍遙也。
米芾于紹圣元年(公元一Ο九四年)上書請辭,同年十月獲轉任「監中岳廟」之閑職,此后三年的光陰,米芾如同重獲自由之籠中鳥,盡情地享受其悠閑浪漫的藝術生活。
此帖共有八字剝去不能辨識,但大體尚能辨其文意,大概指米芾因暑熱而逃暑于山,幸茲安適,寄信對象似與米芾交情甚厚的當朝權貴,所以字體雖是行書,但顯得非常端整。
釋文:
芾頓首再啟。芾逃暑□山,幸茲安適。人生幻法中,□□為虐而熱而惱。諺以貴□所同者熱耳。訝摯在清□之中,南山之陰。經暑衿□一熱惱中而獲逃此,非幸□□。秋可去此,遂吐車茵。芾頓首再啟。
藝術賞析:
此帖恬淡無華,用筆結字,寧拙毋巧。鋒毫斂放有度,逆鋒明顯,有垂均縮,其掠、磔間露泰和遺意,顯得深沆含蓄,大有「衣冠唐制度,人物晉風流」的氣概,高逸之至。
此帖筆法與米芾大觀元年丁亥(1107)所書《無為章吉老墓志》、崇寧元年(1102)《褚河南臨蘭亭序跋》、崇寧二年(1103)所書《王略帖贊》較近;與米芾《蜀素帖》、《苕溪詩》(1088)、《樂兄帖》(1094)較之,老辣絕俗多了。老辣絕俗可歸因于米芾此篇之作較穩重,從一些筆法可看出。首先米芾在此篇作品中少去了跳動的筆法,亦可說提按較不明顯;再者速度略為緩和;用筆方面,最明顯的是捺筆,如「逃」暑、安「適」、「之」中、「之」陰、「遂」。這些那筆看似有抖動的痕跡,不若前面幾帖的干凈爽利,但這樣的抖動造成的是老辣的效果而非遲滯不前的滯筆。嚴格說來,這樣的寫法多了一種巧妙的韻致,一改一般人對米芾書法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