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小:
下載:423次
分類:董其昌
手機掃碼免費下載
糾錯留言#董其昌書法作品賞析《臨唐明皇鹡鸰頌》簡介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漢族,松江華亭(今上海閔行區馬橋)人,明代書畫家。萬歷十七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卒后謚"文敏"。
董其昌擅畫山水,師法董源、巨然、黃公望、倪瓚,筆致清秀中和,恬靜疏曠;用墨明潔雋朗,溫敦淡蕩;青綠設色,古樸典雅。以佛家禪宗喻畫,倡"南北宗"論,為"華亭畫派"杰出代表,兼有"顏骨趙姿"之美。其畫及畫論對明末清初畫壇影響甚大。書法出入晉唐,自成一格,能詩文。
明代 董其昌《臨唐明皇鹡鸰頌》
《鹡鸰頌》其起筆與收筆少藏鋒,挺拔別致。書風雄秀,結體豐麗,用筆遒厚。從整幅觀之,書法遒緊健勁,豐潤渾茂,具有唐典型風格,書出“二王”之間,而漸趨肥腴,法襲傳統家學。師承歷代宸翰之風。明張丑《清河書畫舫》評此帖云:“結構精謹,筆法縱橫”。明詹景鳳《東圖玄覽編》云:“字徑寸許大,遒勁峻爽,神氣逼人,蓋法文皇大令”。清梁巘《承晉齋集聞錄》云:“頓挫提空,得褚之趣,開米之門”。清吳其貞《書畫記》亦云:“書法雄秀,結構豐麗,絕無山野氣”。清楊守敬《學書邇言》:“明皇碑版已開圓熟之派。此帖柔而有骨,故自可傳。”此頌為唐玄宗書法墨跡傳世之唯一孤本,為有唐一代稀世之珍,世稱人間瑰寶。
釋文:
朕之兄弟,唯有五人,比為方伯,歲一朝見。雖載崇藩屏,而有睽談笑,是以輟牧人而各守京職。每聽政之后,延入宮掖,申友于之志,詠《棠棣》之詩,邕邕如,怡怡如,展天倫之愛也。秋九月辛酉,有鹡鸰千數,棲集於麟德殿之庭樹,竟旬焉,飛鳴行搖,得在原之趣,昆季相樂,縱目而觀者久之,逼之不懼,翔集自若。朕以為常鳥,無所志懷。左清道率府長史魏光乘,才雄白鳳,辯壯碧雞,以其宏達博識,召至軒楹,預觀其事,以獻其頌。夫頌者,所以揄揚德業,襃贊成功,顧循虛昧,誠有負矣。美其彬蔚,俯同頌云。
伊我軒宮,奇樹青蔥,藹周廬兮。冒霜停雪,以茂以悅,恣卷舒兮。連枝同榮,吐綠含英,曜春初兮。蓐收御節,寒露微結,氣清虛兮。桂宮蘭殿,唯所息宴,棲雍渠兮。行搖飛鳴,急難有情,情有馀兮。顧惟德涼,夙夜兢惶,慚化疏兮。上之所教,下之所效,實在予兮。天倫之性,魯衛分政,親賢居兮。爰游爰處,爰笑爰語,巡庭除兮。觀此翔禽,以悅我心,良史書兮。
讀書聰慧,看史增智,練字養心。
傳遞正能量,弘揚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