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span>
下載:529次
分類:董其昌
董其昌67歲行楷書法《龍神感應記》
- 支 持:
- 分 類:董其昌
- 大 小:
- 版本號:
- 下載量:529次
- 發 布:2023-02-03 11:13:11
手機掃碼免費下載
糾錯留言#董其昌67歲行楷書法《龍神感應記》簡介
董其昌67歲行楷書法手卷《龍神感應記》,24.5×290cm,天啟元年(1621年)作。
《龍神感應記》葉向高撰,乃記其天啟元年應召北上途中經歷。是年九月,黃河因大雨水位暴漲,清口為淤泥所塞,向高舟不能行,一籌莫展。鄉人告以此地龍神極靈,設位祭之,必應所求。
董其昌 行書葉向高《龍神感應記》
手卷 水墨紙本
24.5 × 290 cm
鈐印:知制誥日講官、董玄宰
題識:前史官華亭董其昌篆額并書。天啟元年嘉平之望。
釋文:龍神感應記:天啟元年辛酉,余蒙召北上,至淮陰屬前數日,風雨大作,黃流乍漲,淤泥乘之而下,清口壅塞且二十里。余與太行呂君各令人往測之。其淺處不能盈尺,即輕舟亦不得渡。管河郡丞趙君欲用力挑浚,而其勢不能。余不得已謀陸行,復以病不能輿,進退為谷。僉謂金龍四大王可禱也。余迂其說,然試為文告於神。長年輩亦醵錢血牲,屬呂君肅拜以請。忽一人為神言,此河屬張將軍,吾當問之。已,又一人為將軍言,更數日乃可濟。神言此太遲,不可;至一二日亦不可。乃曰詰朝即有水,可通舟矣。余殊不信。晨起,則水長一二尺,淤泥盡去。舟人歡呼,牽挽而前,沛然其無礙。既出口,復苦風逆。余復禱於神,遂得便風。於是嘆神功之顯赫也。遂同趙君及清河令安君詣廟中,祀而謝靈貺。昔夫子不語怪,乃吾鄉天妃之著靈於海,與茲神之著靈於河,皆隨叩隨應,捷於桴鼓。耳目所及,不可一端盡要。以國家數百萬軍儲之轉。
版權聲明:所有軟件和文章來自互聯網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