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庭堅《懶殘和尚歌》行書欣賞
此帖為黃庭堅行書《懶殘和尚歌》卷,黃宋箋,縱26厘米,橫419.4厘米,連款共七十行,每行六字,共四百十一字。黃庭堅的書法自成一格,特別是其行書雄健圓勁、奇崛沉著,草書大開大合、從心所欲,誠可謂享譽宋...
admin 黃庭堅
此帖為黃庭堅行書《懶殘和尚歌》卷,黃宋箋,縱26厘米,橫419.4厘米,連款共七十行,每行六字,共四百十一字。黃庭堅的書法自成一格,特別是其行書雄健圓勁、奇崛沉著,草書大開大合、從心所欲,誠可謂享譽宋...
admin 黃庭堅
黃庭堅《雪寒帖》 行書,紙本,28.8厘米×17.5厘米,凡6行,61字。無書寫時間,從筆法、結體、風格等方面綜合比較,與《動靜帖》、《致明叔同年尺牘》非常接近,大致書于紹圣年間。 【釋文】...
admin 黃庭堅
蘇軾《到黃州謝表》行書,來源《姑孰帖卷三》。蘇軾被安置在定惠院以后,他必須作的一件重要事情,就是給神宗皇帝寫一份報告,叫做“謝上表”,跟《湖州謝上表》一樣的例行公事。有了“烏臺”的教訓,蘇軾嘗到了那個...
admin 蘇軾
蘇軾62歲行書長跋《三馬圖贊》殘卷,現藏于故宮博物院。李公麟《三馬圖》原為故宮博物院舊藏,后入長春“偽宮”。偽滿政府覆亡時,此圖殘毀,今只余一人一馬。通過蘇軾留下來的文獻及黃庭堅在李公麟《五馬圖》后面...
admin 蘇軾
西漢末年(23年),劉秀率部八千余人,在昆陽大敗王莽軍四十二萬,史稱“昆陽之戰”。這一戰對東漢王朝的建立和高秀稱帝起著決定性作用。憑吊古戰場,蘇軾感志士之詠慨,寫下了《昆陽城賦》。蘇軾對《昆陽城賦》頗...
admin 蘇軾
元代書壇領袖趙孟頫行書欣賞《楞嚴經》,拓本書法圖片10張。趙孟頫為元代書壇推古改制的領袖人物。他提倡學書應直接師法晉、唐,主張書寫要有古意,并從理論和實踐上努力實施之。其書真、行、篆、隸、草無不冠絕,...
admin 趙孟頫
趙孟頫的篆、隸、楷、草諸書皆精,以行書楷書為最。其書學宗二王,博采名家之長,自成一體。行書用筆溫潤圓勁,內藏筋骨,流美于外,筆畫精到細膩,結字嚴謹簡靜,體態妍美。...
admin 趙孟頫
趙孟頫《紈扇賦》三希堂法帖刻本,行書。書寫《紈扇賦》時趙孟頫五十二歲,正是專學二王之法,盡得魏晉風流之時。也許因所書是自己的得意之作,興會所致,下筆如有神助,風骨內含,神采飄逸,姿韻溢出于披拂之間,堪...
admin 趙孟頫
董其昌的書法綜合了晉、唐、宋、元各家的書風,自成一體,其書風飄逸空靈,風華自足。筆畫園勁秀逸,平淡古樸。書法至董其昌,可以說是集古法之大成,在當時已“名聞外國,尺素短札,流布人間,爭購寶之。”本幅書漢...
admin 董其昌
董其昌行書代表作《東方朔答客難》,這件作品是董其昌平生行書的精品力作,字字有晉人風韻,用墨清虛而淡雅,書卷氣撲面而來,這件作品成書于崇禎元年,正是董其昌書風最為純熟的階段。《東方朔答客難》紙本,縱26...
admin 董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