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孟頫66歲行書
《為杜真人賦詩二首》
故宮博物院藏
趙孟頫自作詩《為杜真人賦詩二首》又名《寄題杜尊師白云庵瓊秀亭》二首,行書,書于元延祐六年(1319年),趙松雪時年66歲。故宮博物院藏。
高清大圖欣賞


版本二

【1】白云從何來,乃在計籌山。山中老仙伯,翱翔白云間。結屋松竹里,開窗泉石邊。焚香誦《道德》,清齋降

【2】神仙。俯仰皆自得,洗心游太玄。我欲往從之,規買山下田。藝藥掃白發,栽桃映紅顏。庶幾林下意,期了區中緣。丹成從師去,笑拍洪崖肩。瓊山發天秀,珠泉表地

【3】靈。柔荑吐丹葩,喬林標絳英。酌醴吸沖和,汲澗漱甘清。石門開洞門,木龍走巖扃。清飚一時至,四座浮幽馨。閬風何必遠,世塵空

【4】自冥。從游當有期,淹留詎無成。左手擷紫芝,右手采黃精。振衣陟崇岡,遐觀散神情。長嘯煙霧里,滿空鸞鶴聲。

【5】吾昔年為先師杜真人賦此二詩,今其弟子袁安道來索書,因寫與使藏之。延祐六年十二月廿九日松雪齋書。子昂。前詩似更有二句,然老昏忘之矣。
橫式全卷


趙孟頫畫像
趙孟頫[fǔ](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字子昂,漢族,號松雪道人,又號水晶宮道人(一說水精宮道人)、鷗波,中年曾署孟俯。吳興(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原籍婺州蘭溪。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員、書法家、畫家、詩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趙孟頫于南宋末年曾任真州司戶參軍。宋亡后隱居不仕。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趙孟頫經行臺侍御史程鉅夫舉薦,趕赴大都,受元世祖賞識,授兵部郎中。此后歷任集賢直學士、濟南路總管府事、江浙等處儒學提舉、翰林侍讀學士等職,累官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自世祖至武宗、仁宗、英宗四朝皆加禮敬。晚年逐漸隱退,延祐六年(1319年)借病乞歸。至治二年(1322年),趙孟頫逝世,年六十九。獲贈江浙中書省平章政事、魏國公,謚號“文敏”,故稱“趙文敏”。著有《松雪齋文集》等。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通經濟之學,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在繪畫上,他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其繪畫取材廣泛,技法全面,山水、人物、花鳥無不擅長。其書取法鐘繇、“二王”、李邕、趙構等,于篆、隸、真、行、草諸體皆擅,尤以楷書、行書著稱;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創“趙體”書,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并稱“楷書四大家”。此外,趙孟頫倡導師法古人,強調“書畫同源”。其繪畫、書法和畫學思想對后代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