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小:
下載:440次
分類:趙孟頫
趙孟頫楷書《萬象山崇福寺記碑》作品欣賞
趙孟頫楷書 萬象山崇福寺記碑 書法作品欣賞 趙孟頫 趙孟頫書法
- 支 持:
- 分 類:趙孟頫
- 大 小:
- 版本號:
- 下載量:440次
- 發 布:2023-04-03 18:13:14
手機掃碼免費下載
糾錯留言#趙孟頫楷書《萬象山崇福寺記碑》作品欣賞簡介
據清人李金瀾《栝蒼金石志》記載:“趙文敏公書崇福寺記碑,碑高八尺五寸,廣四尺,凡十九行,行三十八字,行書經一寸四分,篆額九字,長三寸五分。”又云“碑陰刻明萬歷間重建碑,屠隆撰,郡布衣林芝書,書法秀絕,故拓文敏碑者必兼及之。”上世紀80年代香港書譜出版社和廣東人民出版社聯合出版的《中國書法大辭典》已將林書《重建萬象山崇福寺碑》作為條目收入,并有碑拓圖版影印。但未見有趙書《處州萬象山崇福寺記碑》的條目和圖版。
萬象山在麗水老城西邊,由宋參知政事何澹在山上建萬象樓而得名。元元貞元年(1295),僧行英改萬象樓為萬象庵,元大德十年(1306)改崇福寺。明本《處州萬象山崇福寺記》一文撰于改名后12年,即延祐五年(1318)。趙孟頫為之書碑時間在“后二年正月”,為延祐七年,時年67歲。明本為趙孟頫和夫人管道升一起皈依佛門時的師父,故為之書。趙于延祐六年夏竭告歸吳興,遂不復出。《處州萬象山宗福寺記碑》書寫時間在他歸鄉第二年。三年后,即英宗至治元年(1322),趙孟頫去世,終年69歲。趙孟頫《處州萬象山崇福寺記碑》,原立于寺邊一覽亭內,亭久已毀,碑抗戰期間還在寺下洞天樓內,現下落不明,僅存拓片。
釋文:
處州萬象山崇福寺記
古教有“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之說。謂一法者,指吾靈知不昧之心府也。心與萬象虛而通、寂而會,混之不雜,類之不齊。即一而萬,如空合空;即萬而一,如水投水。非智眼洞明,其孰能喻之?
處城有山,屹立阛阓中,名萬象,形如蓮華。下瞰城闉,溪流環繞,南明蔚其前,北原麗其后,少微括蒼,梵林仙洞,參錯掩映,一郡之偉觀也。崇福寺者,建于元貞乙未。開山沙門行英,號白云,族周氏,故蘭溪丞之孫也。生有夙質,長慕空宗,郡之文殊尊教院乃其肆業之所。已而挾筞游方遍扣名宿,于佛祖不傳之旨,高詣遠到。眾請出世,住白云法會禪剎,緇白響教,每慨郡之禪叢不振,方來衲子無食息之所,刻苦勵志,乃創始焉。尋而檀戶輸金,郢人獻巧,輦雄材,鞭巨石,群夫執役唯恐不先,上棟下宇,指顧如愿。奉佛有殿,闡法有堂,禪宴有榻,出內有庫,崇門丈室,皰圊廩庚,悉具體焉,方將塑像。俄有僧自西域至者,妙出天巧,凡釋迦、圜通、應真及諸像設,迥異常倫。敬奉大元帝師,遂降慈音,乃賜茲額。等以甲乙相承,貿腴田二百畝以充食。
觀能事甫畢,復然指節依楞嚴諸了義,期與郡靈同成正覺。延祐乙卯示疾,是年八月十五日泊然而化。阇維齒根不壞,度弟子二十余人,凡寺之伏臘有所不逮,持缽分衛以繼之,遵遺命也。囑其律已奉眾之法,宜依佛制,凡禪坐、經行、毗尼、清禁、少怠則非所以繼承也。
一日,郡侯太中普化慕師遺業,慮后之來者不能遠繼,將立石紀其顛末,率其徒可永等持事狀請為文以記之。余聞佛道長遠,久受勤苦,乃可得成。然則香嚴擊竹,太原聞角,一歷耳根廓爾禪悟,用勤苦奚為哉?無乃有自取法縛于修證之途。對曰:子徒見其悟之易,而不知其未悟之難,其忘形骸,廢寢食,尤甚于沐黍而求解者,茍知其難,則行可立、道可囗、德可修、福可崇矣。余復何言。
時延祐五年歲戊午西天目山幻住沙門明本記,后二年正月,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知制誥兼修國史吳興趙孟頫書并篆額。是歲三月望日住山沙門可囗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