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小:
下載:388次
分類:蘇軾
北宋書法家蘇軾《寒食帖》作品欣賞
- 支 持:
- 分 類:蘇軾
- 大 小:
- 版本號:
- 下載量:388次
- 發(fā) 布:2023-04-14 10:53:00
手機掃碼免費下載
糾錯留言#北宋書法家蘇軾《寒食帖》作品欣賞簡介
《寒食帖》又名《黃州寒食詩帖》或《黃州寒食帖》。是蘇軾撰詩并書,墨跡素箋本,橫34.2厘米,縱18.9厘米,行書十七行,129字,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那時蘇軾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獄,被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jié)作了二首五言詩:“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須已白。”;“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小屋如漁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
詩中陰霾的意象如小屋、空庖、烏銜紙、 墳墓……渲染出一種沉郁、凄愴的意境。表達出了作者時運不濟謫居黃州的灰暗煩悶的心境。從文中“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可以想見他窘迫的生活。這兩首詩放在蘇軾三千多首詩詞中,并非是其上乘之作。而當作者換用另一種藝術形式——書法表達出來的時候,那淋漓多姿、意蘊豐厚的書法意象釀造出來的悲涼意境,遂使《黃州寒食詩帖》成為千古名作。
這是一首遣興的詩作,是蘇軾被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jié)所發(fā)的人生之嘆。詩寫得蒼涼多情,表達了蘇軾此時惆悵孤獨的心情。此詩的書法也正是在這種心情和境況下,有感而出的。通篇書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氣勢奔放,而無荒率之筆。《黃州寒食詩帖》在書法史上影響很大。正如黃庭堅在此詩后所跋:“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 李西臺筆意,試使東坡復為之,未必及此。”
《黃州寒食詩帖》是蘇軾書法作品中的上乘,在書法史上影響很大,被譽為繼王羲之《蘭亭序》、顏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