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詢書跡考略

歐陽詢書跡考略

歐陽詢書跡考略 歐陽詢 書跡考略 歐陽詢書法

  • 支   持:
  • 分   類:歐陽詢
  • 大   小:
  • 版本號:
  • 下載量:1251次
  • 發   布:2023-05-16 11:07:15

手機掃碼免費下載

糾錯留言

#歐陽詢書跡考略簡介

歐陽詢書跡考略


1.周羅喉 墓志

徐敞 撰 歐陽詢 正書

志目又稱《 周羅喉 墓 志 》。大業元年四月立。著錄首 見趙明誠 《金 石錄目》 第五一六,其“跋尾”有“右《隋周羅喉墓志》,無書人姓名,而歐陽率更在大業中所書《姚辯墓志》《元長壽碑》 與此碑字體正同,蓋率更書也。往時書學博米帶善書,尤精于鑒裁,亦以余言為然”云。志主周羅喉 (542—605年),字公布,九江濟陽人。官至上大將軍,封爵義寧郡 公。《隋書》 卷六五有傳。大業元年四月卒,年六十四,贈柱國、右栩衛大 將軍,溢日“壯” 。

2.姚辯 墓志

虞世基 撰 歐陽詢 正書

萬文韶鐫。志目又稱《姚辯墓志》、《姚恭公墓志銘》、《左光祿大夫姚辯墓志》、《左屯衛大將軍姚辯墓志》《隋故屯衛將軍左光祿大夫姚恭公墓志銘》。文見嚴可均《全隋文》卷十四《全上古三代秦 漢三國六朝文》 。十月二十一日入窒萬年縣。著錄首見長文《墨池篇》卷十七。武億《授堂金石一跋》卷四所見為“近人重刻” 。王旋《金石萃編》 卷四十記宋時重刻本“一 石二面” ,“多訛字落字。高三尺三寸,廣一尺五寸。三十二行,行四十二字” 。歐陽詢結街“太常博士” 。志姚辯 (546 一6! }年),字思辯,武威人,官至左屯衛大將軍、右光祿大夫,大業七年三月十九日(《隋書》卷三《場帝上》記“三月丁亥”即初二日 ) 卒,年六十六。贈左光祿大夫,謐日“恭” 。

3.元壽 碑

虞世基 撰 歐陽詢 正書

碑目又稱 《左仆射元長壽碑》、《尚書左仆射元長壽碑》。大業八年正月,立在萬年縣。著錄首見《金石錄目》第五三一。碑主元壽 (550一6!2年),字長壽,以字行,河南洛陽人,官至內史令、右光祿大夫兼左詡衛大將軍《隋書 》卷六三有傳。大業八年正月甲辰即二十四日卒,年六十三,贈尚書右仆射、光 祿大夫,溢日“景” 。碑目“左仆射”乃右仆射之訛,且為贈 官。

4.竇抗 墓志

歐陽詢  撰隸書

志目又稱《司空 竇抗墓志》。武德五年三月,入之京兆。著錄首見《金石錄目》 第五四六。志主竇抗 (?一62!年),字道生,扶風平陵人,太穆皇后之從兄,高祖朝官至納言。新舊《 唐書 》有傳,見 ( ( l日書》 卷六一、《新書》 卷九五。武德四年卒,贈司空,溢日“密” 。志目“司空” ,乃贈官。

5.宗 圣觀 碑

歐陽詢 撰序并隸書,陳叔達 銘。

碑目又稱《大唐宗圣觀記》。序見《全唐文》卷一四六。銘見卷一三三。武德九年二月十五日,立在鹽屋縣。著錄首見《墨池篇》卷婦 。《金石萃編》卷四一記: “碑高一丈二尺五分,廣三尺七寸。二十三行,行六十字,隸書。額題大唐宗圣觀記六字,正書。”歐陽詢結銜“給事中騎都 尉” 。朱楓《 雍州金石記 》卷二有“信本楷書名高千古,其分書如《房彥謙碑》亦多傳于世。今玩碑字,時作篆體,乃唐隸之佳者,微露筆意,似信本楷書”云。

6.楚哀王智云 碑

歐陽詢 撰并隸書

碑目又稱《楚哀王稚診碑》。武德初年立在萬年縣。著錄首見《墨池篇》卷十七O《叢 編》卷八“萬年縣”引《集古錄目》記歐陽詢“時為給事中”,蓋 武德四年后所立。碑主楚哀王智云,初名稚診,高祖第五歌大業末遇害,年十四 歲。武德元年,封楚王,謐日“哀” 。新舊《唐書》 ,見《舊 書》卷六四《高祖二 十二子 》,《新書》卷七九《高祖諸子》。

7.杜如晦 碑

虞世南 撰 歐陽詢 隸書

碑目又稱《贈司空杜如晦碑》。貞觀四年,立在醋泉縣昭陵。著錄首見《金石錄目》 第五五九,其《跋尾》稱: “右《唐杜如晦碑》,虞世南撰。驗其字畫,蓋歐陽詢書也。”《類編》卷一從之。碑主杜如晦 (585一630年),字克明,京兆杜陵人,太宗朝官至尚書右仆射。新舊《唐書》有傳,見 《舊書 》卷六六,《新書》卷九六。貞觀四年三月甲申即十九日卒,年四十六,贈司空,謐日“成” 。如晦為貞觀良相,初為秦王府兵曹參 軍,又兼文學館學士,虞世南入唐,即與其同屬秦王府僚,當有行誼。參《舊傳 》: “太宗手詔著作郎虞 世有日: ` 聯與女礴,君臣義重。不幸奄從物化,追念舊勛,痛悼于懷。卿體吾此意,為制碑文也。”’虞世南蓋奉敦撰文,時著作郎任上。

8.房彥謙 碑

李百藥 撰 歐陽詢 隸書

碑目又稱《徐州都督房彥謙碑》、《臨淄郡公房彥謙碑》、《贈徐州都督房彥謙碑》、《臨淄定公房彥謙碑》。全稱《唐故都督徐州五州諸軍事徐州刺史臨淄定公房公碑》。文見《全唐文》卷一四三。貞觀五年三月三日,立在章丘縣趙山。著錄首見 《金石錄目》 第五六O、五六一。《金石萃編》卷四三記: “碑高一丈一尺一寸四分,廣五尺三寸。三十六 行,行七粉字,隸書,額題`唐故徐州都督房公碑’九字,篆書。”歐陽詢結銜“太子中允口口修撰” 。碑主房彥謙 (547一615年),字孝沖,清河人,貞觀良相房玄齡之父,隋日官至徑陽縣令,大業十一年五月十五日卒,年六十九。貞觀三年因子 貴追封使持節都督徐泅、仁、誰、沂五州諸軍事、徐州刺史。四年又追封臨 淄公,謐日“定” 。上引碑目結銜并屬贈官。

9.化度寺 碑

李百藥 撰 歐陽詢 正書

碑目又稱 《化度寺琶禪師塔銘》、《化度寺舍利塔銘》、《琶禪師舍利塔銘》。全稱《化度寺故僧琶禪師舍利塔銘》。文見《全唐 文》 卷一四三。貞觀五年十一月十六日,立在洛陽。著錄首見《墨池篇》 卷十七。歐陽詢結銜“率更令” 。《金石萃編》 卷四三引解綏《春雨集》: “河南 范愕隆興初跋尾云:慶歷初,其高王父開府公諱雍舉,使關右,歷南山佛寺,見斷石 砌下,視之乃此碑,稱嘆以為至寶。既而寺僧誤以為石中有寶,破石求之,不得,棄之寺后。公他日再至失石所在,問之,僧以實對,公求得之,為三斷矣。乃以數十嫌易之以歸,置里第,賜書閣下。靖康之亂,諸父取藏之井中。兵后,好事者出之,椎拓數十本已。乃碎其石,恐流散。浙右者皆是物也。”是知南宋時石已殘卒不堪。王壯弘《增補校碑隨筆》 記; “光緒廿六年,道士王圓篆于敦煌東南鳴沙山千佛洞發現 … …碑刻四種,其一為舊拓《化度寺》剪裱殘本,存前二百二十六 字,至十行`耀秀華宗’止,共六頁,首頁升九 ,為法人伯希和所得,現藏法國巴黎博物館。余五頁為英人斯坦因所得,現藏英國倫敦。”此屬《化度寺銘》 最早之善拓本。

歐陽詢書跡考略

10.醴泉 銘

魏微 撰 歐陽詢 書

銘目又稱《九成宮醴泉銘》。文見《全唐文》卷一四一。貞觀六年四月,立于麟游縣。著錄首見《集古錄跋尾》卷五。歐陽詢結銜“兼太子率更令渤海男” 。

11.從幸九成宮題 銘

醋泉銘 碑陰

太尉長孫無忌等七人題名,歐陽詢正書。另有中書門下及見從文武三品已上并學士各自書題名,凡四十六人。著錄首見駱天嚷《類編長安志》卷七。

12.蘭惹 帖

歐陽詢 撰并行書

文見《 全唐文》卷一四六。貞觀六年五月中旬書。著錄首見《淳化閣帖》“歷代名臣法帖第四” 。

13.付善奴 帖

歐陽詢 撰并書

帖目又稱《傳授訣》、《秉筆帖》。文見《全唐文》卷一四六。貞觀六年七月十二日書,立在鳳翔。著錄首見鄭樵《金石錄》卷爪《類編》卷一記: “宋至和二年重摹” 。《宣和書譜》卷又記有“三帖” 。

14.張票 碑

歐陽詢 書

碑目又稱《丹州刺史張崇碑》、《丹州刺史肅恭公張崇碑》。貞觀八年十一 月立在咸陽縣。著錄首見《叢編》卷八“咸陽縣”引《金石錄》。《類編》 同。《金石錄目》第五七一記“無書、撰人姓名” 。按清季雍正年間曾出土于志寧《張綜碑》,目日《睦州刺史張珠碑》、《南安張崇碑》、《南安彭公碑 》,文見《全唐文》卷一四五。其有“君諱綜,字文瑾,武威姑減人也。… … 貞觀十一年十三月之任,在道寢疾,莞于宋州館舍,春秋五十有五。… … 即以十三年二月二十一遷屠于始平之原”云,參閱《金石錄》跋尾卷二三記: “右 《唐丹州刺史碑》,首尾已殘閥,其可見者云: ` 公諱崇 ,字平高。’

按《新唐書劉裴傳》后載起義功臣事跡有張平高云: ` 綏州人 ,從唐公平京城,累授左領軍將軍、蕭國公。貞觀初,為丹州刺史,坐事,以右光祿大夫還第,卒。’今以碑考之,其事皆同惟傳以字為名爾。”《丹州刺史張崇碑》與《睦州 刺史張崇 (珠 ) 碑》,儼然二石。碑主張 崇,字平高,以字行,綏州膚施人,為武德功臣,官至右光祿大夫,封爵蕭國公。卒后改封羅國公。永徽中追贈潭州都督。新舊《唐書》有傳,見 《舊書》卷五七《劉文靜傳》附,《新 書》卷八八《裴 寂傳》。

歐陽詢書跡考略

15.心經

歐陽詢 書

帖目又稱《小字心經》。貞觀九年十月,立在越 州。著錄首見《博古堂帖存》刻在越州。

16.昭陵刻石文

唐太宗 撰 歐陽詢 隸書

碑目又稱《長孫皇后碑 》、《文德皇后碑》。貞觀十年十一月 初四日,立在醛泉縣昭陵。著錄首見《金石錄目》第五七三。碑主文德順圣皇后長孫氏(60}一6邪年)河南洛陽人,貞觀重臣、高宗顧命大臣司空長孫無忌之 妹。新舊《唐書》有傳,見《 舊書 》卷五、《新書》卷七六《后妃傳》。貞觀十年六月已卯即二十一日卒,年三十六,溢文德。虞世南作《哀冊文》志之,有《女則》十卷。上元元年八月改溢文德順圣皇后。

17.陰符經

歐陽詢 正書

貞觀十一年九月,書付善 奴。著錄首見岳坷《寶晉齋法書贊》卷五,有稱: “楷莊勁、嚴而有法。紙古以香,態險而絕,真歐筆也。”又記土清大洞三景弟子、內供奉道士張平叔題。此題系隸書。”

18.溫彥博 志

歐陽詢 撰并正書

志目又稱《右仆射溫彥博墓志 》、《大唐故特進尚書右仆射上柱國虞恭 公 溫公墓志》。文見《唐文拾遺》卷一四。貞觀十一年十月廿二日,入變醋泉縣昭陵。著錄首見《墨池篇》 卷十七。《金石錄目》第五七七記: “無撰人姓 名,世傳歐陽詢書。”參《唐代墓志匯編》貞觀O五二,拓本有“東北道招慰大使十年六月貞觀檢校太子右庶子銀青光祿大夫歐陽詢撰并書”字樣,及覺羅崇恩《香 南精舍金石契》所謂“此亦復刻本,然尚有典型,較勝于近世之生造偽品遠矣。其脫落處,或就空格補刊,當是不諳文義人據剪本、舊本入石也” ,蓋出歐陽詢撰書者。其結銜“檢校太子右庶子、銀青光祿大夫” ,可補史閥。

19.溫彥博 碑

岑文本 撰 歐陽詢 正書

碑目又稱《右仆射溫彥博碑》、《虞公溫彥博碑》、《溫 虞恭彥碑》、《尚書右仆射虞恭公溫彥博碑》。全稱《唐故特進尚書右仆 射上柱國虞恭公溫公碑 》。文見《全唐文》卷一五O。貞觀十一年十月廿二日,立醛泉縣昭陵。著錄首見《金石錄目》第五七八。《金石萃編》卷四四記: “碑連額高一丈一尺七寸五分,廣四尺四寸。三十六行,行七十七字。正書。額題` 唐故特進尚書右仆射虞恭公溫公之碑’十六字。篆書。”歐陽詢結銜“銀青光祿大夫口口口口口 ( 弘文館學士 )口海縣男” 。碑主溫彥博(574一637年),字大臨,并州祁人。官至尚書右仆射,新舊《書》有傳,見《舊書》卷六一,《新書》卷九一《溫大雅傳》附。貞觀十一年六月甲寅即朔日卒,年六十四《新書》作六十三,特進,溢日“恭” 。

20.贈高順禮部尚書詔批答

歐陽詢 正書

貞觀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批答贈高頒官疏。立在京兆。著錄首見《 類 編 》卷一。其有云:“貞觀十一年二月詔,無姓名。十二月二十八日批詔乃詢書。”參《金石錄》卷二三記“右《唐贈高頻詔書》。貞觀十一年葬,有詔贈禮 部尚書”云,其批答與贈禮部尚書詔為別一文。

21.皇甫誕 碑

于志寧 撰 歐陽詢 正書

碑目又稱《隋宏義明公皇甫誕碑》、《皇甫府君碑》、《唐立隋柱國皇甫誕碑 》、《左光祿大夫皇 甫 誕 碑 》、《皇甫明公碑 》。全稱《 隋柱國左光祿大夫宏義明公皇甫府君碑 》。文見《全唐文》卷一四四。貞 觀中 (六年四月后 ),立在萬年縣。著錄首見《金石錄目》第六O七。歐陽詢結 銜“銀青光祿大夫” 。《金石萃編》卷四四記: “碑高七尺六寸,廣三尺/討。二如行,行五十九字,正書。額題`隋柱國宏義明皇甫府君碑’十二字,篆書。”現存陜西省博物館碑林。碑主皇甫誕(554-- 604年),字元憲,安定朝那人( 《隋書》 本傳作“字玄慮”)。官至并州總管司馬,儀同三司,《隋書》卷七一有傳。仁壽四年九月,死于漢王涼并州之亂,年五十一。贈柱國、左光祿大夫,宏義郡公,溢日“明” 。上引碑目結銜,蓋隋日贈官。

22.唐瑾 碑

于志寧 撰 歐陽詢 正書

碑目又稱《周大宗伯唐瑾碑》。貞觀中,立在萬年縣。《隋書》卷三三《經籍二》記其有《書議》十卷。著錄首見《墨池篇》卷十七,惟誤為“唐景碑” 。

23.六馬贊

唐太宗 撰 歐陽詢 隸書

贊目又稱《昭陵六馬贊》、《六馬圖贊 》。文見《全唐文》卷一O。貞觀中,立在醋泉縣昭陵。著錄首見《金石錄目》第五七四。

2 4.段文振 碑

潘徽 撰 歐陽詢 隸書

碑目又稱《兵部尚書段文振碑》。貞觀中,立在咸陽縣。著錄首見《金石錄目 》第六O八。《叢編》卷八“咸陽縣”引《京兆金石錄 》記: “業八年立石。”《類編》從之。參歐陽裴《 集古錄目》卷五記,文振字元起,隴西姑減 人,仕隋至兵部尚書,封龍崗郡公,贈右仆射,謐日襄。碑不著所立年月。”《新書》卷八三《諸帝 公主》:高密公主夫婿段綸, “隋兵部尚書文振子,工部尚 書、祀國公。”及《類編》有《工部尚書晉昌郡王碑》,即段綸碑, “于志寧撰,貞 觀中立” 。《金石錄目》所謂“工部尚書”者 因出其子段綸結銜而致訛。父子當 同時立石。《京兆金石 錄》“大業八年”者,蓋其卒年。今從《金石錄目》。碑主段文振,字元起,北海期原人,官至兵部尚書,左侯衛大將軍,《隋書》卷六十有傳,大業八年三月辛卯即十二日,卒于征遼途中,贈光祿大夫、尚書右仆射、北平 侯,溢日“襄” 。

25.段綸 碑

于志寧 撰 歐陽詢 書

碑目又稱《工部尚書晉昌郡王碑》、《附馬都尉工部尚書祀國公段綸碑》。貞觀中立在萬年縣。書體無考。著錄首見《叢編》卷八引《京兆金石錄》。碑主段綸,北海期原人,段文振之子,高祖第四女、高密公主夫婿。《新書》卷八三《諸帝公主》: “綸隋兵部尚書文振子,工部尚書、才己國公。”才己,或作紀,又作記,并訛。嚴耕望《唐仆尚垂郎表》卷四記其自貞觀三年六月見在任工部,至十五年致仕。其約卒于十五年后之數年間,晉昌郡王乃為贈封。

26.楊緒墓 志

許善, 合序 ,虞世基銘,歐陽詢 書

志目又稱《上儀同楊緒墓志》。立在咸陽縣,年月及書體無考。著錄首見 《寶刻叢編》卷八引《復齋碑錄》。

27.骨利獻馬 贊

歐陽詢 書

撰人、立石年月及書體無考。著錄首見《金石略》卷下,記在鳳翔府。

28.尹善殿 記

歐陽詢 書

撰人、立石年月及書體無考。著錄首見《金石略》卷下,記在鳳翔府。

29.道林之寺

歐陽詢 書

撰人、立石年月及書體無考。著錄首見《金石略 》卷下,記在潭州。

30.都陽 銘

歐陽詢 書

撰人、立石年月及書體無考。著錄首見《金石略》卷下,記在饒州。

31.二吳 論

歐陽詢書

撰人、立石年月及書體無考著錄首見《金石略》卷下,記在西京(洛陽 )。《類編》卷一記在“璐” ·

32.論飛 帛

歐陽詢 書

撰人、立石年月、地理及書體無考。著錄首見《金石略》 卷下。

33.蘇彥威 語咸

歐陽詢 書

撰 人、立石年月、地理及書體無考。著錄首見《墨池篇》卷勺,惟為“傳模本” 。

34一35.靜思帖 五月帖

歐陽詢 撰并行書

文見《全唐文》卷一四六。著錄首見《淳化閣帖 》“歷代名臣法帖第四” 。

36一38.足下帖 比年 帖 腳氣帖

歐陽詢 撰并行書

文見《唐文拾遺》卷一四。著錄首見《淳化閣帖》“歷代名臣法帖第四” 。《比年帖》,黃伯思《法帖刊誤》卷上以為集公碑中字為之。容庚《叢帖目》 列為偽。

39一40.年廿帖、放誕帖

歐陽詢 撰并書

見《全唐 文》卷一四六,兩帖合作《臨川帖》。著錄首見潘師旦《絳帖》“歷代名臣法帖第’’(未見目)。

41.海覺寺額

歐陽詢 書

著錄首見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三“西京寺觀等畫壁” 。

42一43.茗草帖 去歲帖

歐陽詢 書

著錄首見《絳帖》“歷代名臣法帖第八”(未見目)。

44.車駕帖

歐陽詢 撰并書

文見《唐文拾遺》卷一四。著錄首見王案《汝帖》“唐歐虞褚薛書 汝刻十” 。

45.玉枕尊勝咒

歐陽詢 書

著錄首見《博古堂帖存》,刻在越州。

46一49.衛靈公論 強弱論 節封奕事 節蘇原事

歐陽詢 正書

著錄首見《宣和書譜》卷八。

50.卜商帖

歐陽詢 行書

帖目又稱《卜商讀書帖 》著錄首見《宣和書譜》卷八。故宮博物院有紙本《卜商帖》,縱25.6厘米,橫166厘米,見《中國書跡大觀》卷一“故宮博物院上” ,惟不知是否即宣和內府所藏者。

歐陽詢書跡考略

51.張翰帖

歐陽詢 行書

帖目又稱《季鷹帖》。著錄首見《宣和書譜》卷八。故宮博物院藏有紙 本《張 翰帖》,縱25.3厘米,橫弱厘米,見《中國書跡大觀》卷一“故宮博物院 上” ,惟不知是否即宣和內府所藏者。

52.千字文

著錄首見《宣和書譜》卷八。遼寧省博物館藏有紙本《千字文》,縱25厘米,橫乙04,8 厘米,見《中國書跡大觀》卷四“遼寧省博物館上”,惟不知是否即宣和內府所藏 者。

53.草書千字文

著錄首見董其昌《鴻堂法書》卷四。

54一77.

秋風辭、周公帖、鄒穆公帖、齊宣王帖

荀公帖、 戰國策帖、 子卿帖、 庚亮帖

度尚帖、戴速帖、祭祀帖、四時祭祀帖

百家帖、  f l 籍帖、  自遣帖、 勸學帖

海上帖、  隅限帖、   祖吶帖、 守謙帖

薄冷帖、  金蘭帖、 北游帖、講書 等帖

歐陽詢 行書

著錄首見《宣和書譜》卷八。

78一83.

孝經、院君帖、盈虛帖、京路帖、途路帖、京兆帖

歐陽詢 草書

著錄首見《宣和書譜》卷八。

84一88.

漢文帖、殷紛帖、道失五言詩、風姿帖、離騷

歐陽詢 書

著錄首見董其昌《戲鴻堂法書》卷五。

89.九歌

歐陽詢 書

著錄首見孫承澤《庚子銷夏記》卷六。其記:“率更《九歌》,宋時刻于長沙,至 南渡石已不存,精妙宛如手書。”

90.歐臨蘭亭序

歐陽詢 書

帖目又稱《定武蘭亭 》著錄首見《庚子銷夏記》卷四。

91.西道場 碑

歐陽詢 撰

大業十三年四月,立在江陵山廬山。著錄首見《金石略》卷下;按《集古錄跋 尾》卷五謂: “不著書人名氏,字畫遒勁,世或以為公自書。公時年尚幼,又字法與公書不同,不知何人書也。”( 集本改“不著書人名氏,而字法老勁,疑公之書也與《墨池篇》卷十七記歐陽詢撰。《金石錄》卷二二記: “右《隋西林道場碑》題,太常博士歐陽詢撰,而不著書人名氏。余家藏隋 《姚辯墓志》、《元壽碑》,皆率更在大業中為博士時所書,與此碑字體絕不類,知其非率更書 也。”今從之。

92.蘇玉華 墓志 (偽 )

歐陽詢 撰并正書

萬鈞刻。志目又稱《女子蘇玉華墓志銘》武德二年,入定京兆。著錄首見陸增 祥《八瓊室金石祛偽》。歐陽詢結銜“弘文館學士” 。陸氏以為“武德年,信本未為弘文館學士”。

93.黃葉和尚 墓志 ( 偽 )

許敬宗 撰 歐陽詢 正書

志目又稱《唐故臥龍寺黃葉和尚墓志銘》武德三年九月四日,入史萬年縣。著錄首見《八瓊室金石祛偽》,其有云: “武德初,許敬宗官漣州別駕。其為黃門侍 郎,約在太宗末年。信本署銜 (文館學士) 誤與《蘇玉華志》同 … … 《陜西道志》:`臥龍寺有吳道子畫觀音像及佛足跡碑,初以像名觀音寺。宋初,有僧惟果,長臥其中,人以臥龍呼之,故名。’秦藩《碑記》云: `隋為福應禪院。唐名觀音 寺。宋太宗更為臥龍。’據 此,則寺名亦謬誤矣。”

94.郭云墓志 ( 偽 )

歐陽詢 正書

志目又稱《涼州刺史郭云墓志銘》。全稱《唐故銀青光祿大夫涼州刺史定遠縣開國子郭公墓銘》。貞觀五年十月六日,入變萬年縣。著錄首見《八瓊室金石祛偽》。陸增祥以為地理稱謂及品階注授,皆不合唐代制度。

(作者為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主任)責任編輯:鄭寒白

如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歐陽詢書跡考略

歐陽詢書跡考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 一个人看的www免费高清|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欧美色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观看| 国产区图片区小说区亚洲区| 香蕉视频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视频免费国语| 一级有奶水毛片免费看|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av | 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一| 国产极品美女视频| 18日本xxxxxxxxx视频|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不卡免费| 一区二区精品在线观看| 扒开粉嫩的小缝开始亲吻男女| 久久婷婷是五月综合色狠狠| 欧美3p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 亚洲欧美另类在线观看| 焰灵姬你下面好紧|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 精品国精品自拍自在线| 国产91精品久久| 蜜芽忘忧草二区老狼果冻传媒| 国产成人AAAAA级毛片| 天天影院成人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看香蕉| 5252色欧美在线男人的天堂|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a| chinese国产一区二区| 女警骆冰被黑人调教免费阅读小说| 中国美女一级看片|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 久久国产精品一区免费下载| 日韩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欧美亚洲一二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国内|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狠狠躁天天躁中文字幕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