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小:
下載:565次
分類:柳公權
柳公權楷書《楊承和碑》在西安出土,驚動書法圈!
柳公權楷書 楊承和碑 西安出土 書法圈 柳公權書法 柳公權 柳公權楊承和碑
- 支 持:
- 分 類:柳公權
- 大 小:
- 版本號:
- 下載量:565次
- 發 布:2023-05-24 10:56:11
手機掃碼免費下載
糾錯留言#柳公權楷書《楊承和碑》在西安出土,驚動書法圈!簡介
3月17日,陜西西安市棗園北路一處工地,新出土了一件唐代著名書法家柳公權書寫的唐代碑刻,但是已被嚴重破壞。
柳公權存世石碑并不多,大多以拓片形式存在,部分書作只是在文集里有錄入。
1
《楊承和碑》
篆體碑銘為“唐故開府贈揚州大都督楊公神道之碑”,表明碑主人為唐楊承和,為唐憲宗至文宗時期的大宦官,官居從一品。
出土石碑(局部)
陜西知名碑石專家陳根遠表示:從現有的資料以及陜西省文物局發的消息,柳公權碑的真偽應該沒有問題。
“王起、楊承和與柳公權屬于同時代,新發現的石碑大約刻于公元836年。公元837年,柳公權寫了玄秘塔碑,這么看來時代也對。”
專家判定碑體殘斷茬口為舊茬口,結合碑體材質特征、體量大小,不存在外力挖斷的可能性。
石碑斷裂的三部分為:碑首、碑身上半部分和碑身下半部分。經核算測量,碑身長2.84米,寬1.08米,厚0.32米。
碑文刻字清晰,書法結體遒勁,棱角外露,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完成時柳公權的年齡應該在59歲左右,正是他柳體形成的時候。
目前,西安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按照《田野考古工作規程》的要求,對現場進行科學勘探、清理及發掘,對石碑按照程序進行修復和保護。
如果出土石碑確為柳公權書寫的石碑,這將是考古界和書法研究領域的又一重要發現。
2
柳公權
柳公權與顏真卿齊名,人稱“顏柳”,又與歐陽詢、顏真卿、趙孟頫并稱“楷書四大家”。
他的書法以楷書著稱,初學王羲之,后來遍觀唐代名家書法,吸取了顏真卿、歐陽詢之長,融匯新意,自創獨樹一幟的“柳體”,以骨力勁健見長,后世有“顏筋柳骨”的美譽。
傳世碑刻有《金剛經刻石》、《玄秘塔碑》、《馮宿碑》、《神策軍碑》、《大唐回元觀鐘樓銘》等。
其中《大唐回元觀鐘樓銘》、《馮宿碑》、《玄秘塔碑》現存西安碑林博物館。
3
《迴元觀鐘樓銘》
現存柳碑中最完整的是柳公權58歲時所書的《迴元觀鐘樓銘》碑。
《大唐迴元觀鐘樓銘》,1986年11月出土于西安市和平門外。令狐楚撰文,柳公權中楷正書。
石橫置,長124厘米、寬60厘米、厚18厘米,青石質。碑題為“大唐迴元觀鐘樓銘并序”,銘文共41行,滿行20字,共761字,由當時名工邵建和鐫刻,刀口清晰,頗近真跡。
此碑風神爍爍,一筆不茍,其用筆重骨力,以方筆為主,輔以圓筆,勁利清健。
其結構往往錯位中求變化,比如左右結構的字“蹲”、“鐘”、“樓”等將左邊偏旁往上挪,形成左短右長的結字法,在不平衡中求韻趣。
就在此后的五六年中,《玄秘塔》、《神策軍》便相繼問世,成為千年楷書的典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