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小:
下載:356次
分類:王羲之
王羲之《闊別帖》書法作品欣賞
- 支 持:
- 分 類:王羲之
- 大 小:
- 版本號:
- 下載量:356次
- 發(fā) 布:2023-06-11 17:09:42
手機掃碼免費下載
糾錯留言#王羲之《闊別帖》書法作品欣賞簡介
《闊別帖》(《淳化閣帖》安思遠藏本)
王羲之《闊別帖》文曰:“羲之頓首:闊別稍久,眷與時長。寒嚴,足下何如?想清豫耳。披懷之暇,復何致樂?諸賢從就,理當不疏。吾之朽疾,日就羸頓,加復風勞,諸無意賴。促膝未近,東望慨然。所冀日月易得,還期非遠耳。深敬,宜音問在數(shù)。遇信忩遽,萬不一陳。”
《闊別帖》(《大觀帖》刻本)
此帖前人均以為偽。
黃庭堅《山谷題跋》卷九:“闊別以下七行,當是永禪師得意書也。”
黃伯思曰:“‘遇信忩遽萬不一陳’,字既甚惡,而筆語乃爾,非逸少書無疑。”
姜夔云:“書未為甚惡,而以亂逸少則不可,如云‘吾之朽疾’‘行就羸頓’,皆懷素、高閑輩語。”
邢侗曰:“辭筆皆俗。”
王澍云:“按此帖詞致纖妍,當是宋齊后人語,不類晉人吐屬,長睿(黃伯思)鑒是,山谷以為永禪師得意書,亦是臆說。”
以上諸家所論,幾乎沒有異辭,一致認定為“偽作”,綜合各家所論看,言之成理,可視為定論。
然此帖終不甚惡,雜花野卉,澹含幽馨,卻也并非一無是處,亦可權為賞會。我閑來臨此帖數(shù)通,體味其用筆,覺其筆致圓轉,行氣不酣,纖弱有余,峻拔不足,略具逸少形貌而絕無其龍鳳跳臥之氣度,前賢所評良為不虛。
又品味此帖文辭:
“眷與”一詞,本指眷愛稱許,此處引申為思念。東坡《與佛印禪老書》:“又得手教,眷與益勤,感怍無量。”
“清豫”,即清和平安之意。
“披懷”即暢懷,引申為遣懷、遣興。
“諸賢從就”,意指諸友往來。
“朽疾”表示老朽疾病。“羸頓”表示羸弱困頓。
“遇信”的“信”并非指書信,而是指送信人,即信使。
“忩”是“匆”的異體字,“匆遽”一詞唐俗語有之,唐裴铏《傳奇·崔煒》曰:“崔子既來,皆是宿分,何必匆遽,幸且淹駐。”
此等均非晉人聲口,故王澍云“不類晉人吐屬,當是宋齊后人語”,我對此深以為然,但帖文也還算雅馴,因為時代擺在那里,那時的讀書寫字人,這點基本的水平在今人看來,也好歹是說得過去的。
通解此帖,大意為:羲之頓首:久已闊別,思念之情與日俱增。冬日嚴寒,足下近況如何?想來應尚清和安豫。暇時遣懷,不知以何事為樂?諸賢友過從往來,想不致疏遠。我老朽疾病,日漸羸弱困頓,更加風痛勞苦,心中每覺百無聊賴。近期無緣促膝相談,東望思君,心緒慨然。唯望天長地久,相見之期不遠。對您深懷敬仰,本應時常問候。但送信人匆匆將行,故所言者萬不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