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小:
下載:451次
分類:于右任
手機掃碼免費下載
糾錯留言#于右任行書《長安孫公荊山墓表》簡介
于右任行書《長安孫公荊山墓表》,書法圖片8張.于右任(1879-1964),陜西三原人,于右任早年書從趙孟俯入,后改攻北碑,精研六朝碑版,在此基礎上將篆、隸、草法入行楷,獨辟蹊徑,中年變法,專攻草書,參以魏碑筆意,自成一家。
2009年,陜西省西安市文物普查工作隊,在位于西安市東郊灞橋區灞橋街道辦豁口村孫蔚如舊居院內,發現于右任所書孫荊山墓表,為研究當地清末民初時期社會歷史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孫荊山墓表為石灰巖質,首、座均佚,僅存碑身長1.9米、寬0.74米、厚0.2米。碑身周圍有邊框,單線陰刻“回”紋及花卉紋,側面有橫向鑿紋。
石碑上下端均有榫頭,上端榫頭長0.07米、寬0.2米、厚0.07米;下端榫頭長0.15米、寬0.18米、厚0.18米。
碑陽陰刻碑文共七行、每行52字,記載了孫蔚如祖父孫荊山的生平及懿行。碑文首題“長安孫荊山墓表”,年款“中華民國二十三年十二月”,撰文書丹均為于右任。
該碑為孫蔚如率本家孫眾所立,原位于豁口村西孫家祖墳,“文革”期間祖墳被平,墓碑被運回村內。
孫荊山墓表是灞橋地區現存少數民國時期墓碑之一,碑文為于右任所書,是以行、楷、草混同使用的書法佳作,實屬罕見、十分珍貴,為書法藝術的研究增添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陜西省文物局)
于右任(1879-1964),陜西三原人,于右任早年書從趙孟俯入,后改攻北碑,精研六朝碑版。
在此基礎上將篆、隸、草法入行楷,獨辟蹊徑,中年變法,專攻草書,參以魏碑筆意,自成一家。
版權聲明:所有軟件和文章來自互聯網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