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小:
下載:271次
分類:書畫作品
手機掃碼免費下載
糾錯留言#清鄭板橋墨竹圖作品欣賞簡介
鄭板橋是清代著名的藝術家,他的一生有三絕:書、畫、詩;而這其中現在最受到歡迎的就是鄭板橋的畫,而在其畫中以竹為最佳。竹是鄭板橋一生的最愛,所以他在這上面也下了很大功夫,四十年寖淫其中,成就可想而知。
清鄭板橋墨竹圖作品欣賞
此鄭板橋《墨竹圖》水墨紙本。高127.5厘米,寬65厘米。此作品用筆秀勁瀟灑,筆法精煉,氣象沉穩,秀逸多姿;墨色淋漓,濃淡疏密,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天趣橫溢,神理俱足;細枝粗葉,瘦勁孤高,清勁秀逸,恣意蒼勁,瀟灑中寓自然,別有一番風味。
此幅《墨竹圖》構圖置翠竹數竿,前后有別,搖曳多姿。嫩竹和柔而婉順;新竹挺拔而堅韌。款與竹求得均衡,結為不可分割的統一體,使整個畫面高低錯落,疏密有致,生動自然,別具意味。此幅上用的“橄欖軒”乃鄭氏五十三歲是所用之印,可見想見,此作一定在鄭氏五十三歲之后所作,筆墨已入化境,疏疏澹澹,簡練的中側鋒,描繪出竹枝的彈性,竹葉的勃勃生機。利用墨色的濃淡,增強竹與竹的層次感。竹子大小高低交錯,靈動亦然。
清 鄭板橋 墨竹圖 匡時2010秋拍 成交價851.2萬元
款 識:余家有茅屋二間,南面種竹。夏日新篁初放,綠陰照人。置一小榻,其間甚涼適也。秋冬之際,取圍屏骨子,斷去兩頭,橫安以為窗欞。用勻薄潔白之紙糊之。風和日暖,凍蠅觸窗,紙上冬冬作小鼓聲。于時一片竹光零亂,豈非天然圖畫乎。凡吾作畫,無所師承,多得于紙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乾隆戊寅秋八月,板橋鄭燮。
本幅《墨竹圖》是體現鄭板橋墨竹藝術創作理論的典范作品之一。畫作在造型布局上高度概括提煉,僅繪廖廖數竹,便使人如入一片青郁蔥翠的竹林。而在局部,每一竹竿、竹葉、竹節,筆筆得勢、得神、得法,顯露生機。每棵竹子立竿留節,梢與根短,中干長,長短參差,每節上下相承,形若半環,墨濃淡有別,用中鋒畫干,老干用側鋒,全干圓渾得勢。畫枝,枝枝著節,行筆迅速,遒健圓勁。嫩枝節小和柔而順,老枝節大挺拔而起,枝覆而葉多,枝昂葉少,描摹得神,生意盎然。墨竹畫葉最難,此畫的竹葉下筆勁利,實按而虛起,兼有破法搭法,墨色有濃淡,老嫩反正分明,用中鋒畫瘦葉小葉,用側鋒畫肥葉,下筆勢如破竹,一氣呵成,充分表現出鄭板橋成竹在胸、嫻熟高明的筆墨技巧。
鄭板橋31歲就開始到揚州賣畫,以畫墨竹抒發胸中的情懷。他自己就說過,“竹可代予而言。”鄭板橋把竹子當做他的“代言人”。鄭板橋筆下的竹子,挺拔瘦勁,形象生動。鄭板橋又說過,古代擅于繪畫的畫家,都是以寫生為提升畫技的手段。天然景物,落入畫家筆下,都需要有心神支持。這也說明,鄭板橋筆下的墨竹,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以竹子為寄托表達他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
鄭板橋畫竹師承何人,一直是個謎。按照鄭板橋自己的說法,他畫竹沒有明確的師承,他只是注重觀察,描摹陽光和月光下的竹影。
鄭板橋的墨竹圖一直深受世人喜愛,更多的由于鄭板橋畫出了竹子的文化象征。鄭板橋在畫壇上的成功,表明了一個道理。一般的畫家,只是抓住描摹對象的本身。若想進一步提升畫功,就要尋找表象之下的人文內涵。藝術的高雅之處就在于,在具體的物象上賦予情感的寄托,可以給欣賞帶來精神上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