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小:
下載:330次
分類:啟功
手機掃碼免費下載
糾錯留言#啟功山水畫《溪山漁隱圖》丈二巨制簡介
古代文人推崇清高孤潔的情操,多創作以漁隱為題材的國畫作品,成為了他們的情感寄托及借此來表現隱逸情懷。例如,北宋許道寧創作《漁舟唱晚圖》;南宋李唐的《清溪漁隱圖》;五代荊浩創作《漁樂圖》;元代吳鎮創作《秋江漁隱圖》;明代唐寅創作《溪山漁隱圖》等等。近代畫家亦多創作漁隱圖。下面從本人藏品中精選呈獻啟功1944年作山水畫《溪山漁隱圖》。145×356cm。已裝裱。手機拍照,圖片未經任何藝術處理。
△啟功《溪山漁隱圖》145×356cm
【題識】溪山漁隱。甲申秋日元白居士啟功。
【印文】啟功之印
△啟功《溪山漁隱圖》局部-1
△啟功《溪山漁隱圖》局部-2
△啟功《溪山漁隱圖》局部-3
△啟功《溪山漁隱圖》局部-4
△啟功《溪山漁隱圖》局部-5
啟功(1912~2005) 中國當代著名書畫家、教育家、古典文獻學家、鑒定家、紅學家、詩人,國學大師。啟功先生幼年受祖父影響,立志長大后做一名畫家。曾先后拜賈羲民、吳鏡汀二位先生為師,深入學習中國繪畫。啟功先生擅長山水、松柏竹石,喜臨宋元諸家,深得其中奧妙。恩師的嚴格訓練,加之啟功先生自身的勤奮與天資,使得他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京城畫壇便展露頭角,其畫作也曾多次出現在京城各大畫展中。
上世紀四十年代初,啟功先生被聘為輔仁大學美術系講師,主講《中國美術史》《書畫題跋》和《山水畫》等科目。先生授課十分認真,針對學生的實際水平,理論與實踐并重,指導學生自由擬稿并當場示范。這一時期,先生在教學之余,創作過不少山水畫作品,有的題贈友人,有的則拿到榮寶齋換錢,用以購買圖書或補貼家用。五十年代以后,因先生在北師大的古典文學教學任務日益繁重,再無暇作畫,除偶作竹石花卉外很少再作山水畫了。
啟功先生逝世后,早年流入社會的山水畫作品,陸續流出,受到廣大書畫愛好者的青睞,同時也是藝術品市場極為追捧的對象。啟功先生的畫作,最大的特點是以畫內之境,求畫外之情。此幅《溪山漁隱圖》即突出呈現了這一特點。在觀者眼里,首先看到的是高嶺嵯峨,山澗蜿蜒,幾叢紅樹點染濃濃秋意;再看一股溪水似清泉自山澗中傾瀉而下,山底潭水清澈,群山環繞之中,其間點綴茅屋兩處,水中及靠岸的漁船。簡練的再現了題跋中“溪山漁隱”的高遠意境。畫面內容令觀者遐想無窮,隱逸之氣躍然紙上,耐人尋味。
啟先生這幅寫意青綠山水,尺幅巨大,傾注了滿腔熱情。先生融匯了元明人的山水技法,在墨色之外,施青綠淺絳,并參以長短披麻皴,使山峰更加挺拔秀潤,也更加貼近自然,大大地提高了畫面的表現力。山腰煙云變化,蒸騰繚繞,山巒與林木時隱時現,巧用留白與渲染,顯得生動傳神。山麓淺水清澈,坡石平緩,長林茂草,朝氣蓬勃,翠竹千竿,玉樹交柯,草舍茅亭,擇地而筑。構圖飽滿,畫面豐富,意境恬適,充滿了云山林泉之樂,是一片可游可居的山鄉勝境。
總觀這幅畫作,意境開闊,用筆自然圓潤,層次分明,成功地將胸襟蘊蓄和品性發諸筆端,境界不凡,極富傳統文人畫的意趣,畫家曠達、自然的胸懷盡寓其中。此畫雖署年款,但只有甲申二字。從筆墨風格判斷,應屬先生早年作品,即1944年。算來已愈七十年矣,加之又是首次釋出的丈二巨制,彌足珍貴。世人皆知啟功先生書法聞名價重,殊不知先生的山水才是他藝術寶庫中的璀璨明珠,其光華其價值遠未被人認識,隨著人們審美意識的提高,必將在將來大放異彩,識者定當重之寶之。
啟功約26個平方尺的《江水萬里圖》2012年12月18日在澳門以5561.4萬元的高價成交,創下了啟功書畫作品的最高紀錄。每平尺單價高達213.9萬元。本幅丈二巨制《溪山漁隱圖》尺幅達46.5尺,價值幾何,識者當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