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小:
下載:310次
分類:書畫作品
手機掃碼免費下載
糾錯留言#達芬奇名畫《維特魯威人》欣賞簡介
達芬奇的名畫《維特魯威人》(The Vitruvian Man),這是他用來研究人體比例的手稿,圓形和方形是四肢展開到不同角度時所達到的范圍。
維特魯威是公元1世紀初一位羅馬工程師的姓氏。當時他寫過一部建筑學巨著叫《建筑十章》,其內容包括羅馬的城市規劃、工程技術和建筑藝術等各個方面。由于當時在建筑上沒有統一的丈量標準,維特魯威在此書中談到了把人體的自然比例應用到建筑的丈量上,并總結出了人體結構的比例規律。此書的重要性在文藝復興時期被重新發現,并由此點燃了古典藝術的光輝火焰。在這樣的背景下,達芬奇為此書寫了一部評論,《維特魯威人》就是他在1485年前后為這部評論所作的插圖。準確地說,這是一幅素描,畫幅高34㎝,寬25㎝。問世以來,一直被視為達芬奇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收藏于意大利威尼斯學院。
此畫的構圖由一個圓圈、一個正方形和一個裸體男人構成:正方形下邊的邊線外切于圓周,外切點剛好是這條邊線的中點;人體仰面躺在圓圈與正方形相重合的范圍內,頭部的頂點與正方形的上邊線相切,切點也正好是邊線的中點;兩腳并攏于圓圈與正方形下邊線的切點上,軀干與正方形的上下兩邊的邊線垂直,兩手平伸成 180度,兩手的指尖剛好抵達正方形左右邊線,并與之垂直。在此基礎上,人體在畫面中又擺出第二種姿勢,兩腳分開,腳掌面與圓圈相交;兩手上舉至正方形上邊線與圓周的交匯點上,剛好與頭頂同高。整個人體,無論是第一個姿勢還是第二個姿勢,都在圓圈和正方形內顯得十分對稱。
人們看重這幅畫的對稱與諧調。許多年以來,這幅畫作的基本構圖被視為現代流行文化的符號和裝飾,廣泛應用于各種招貼畫、鼠標墊和T恤衫。
其實,顯示人體的對稱美,并不是這幅畫作的全部意圖。細心的人還會發現,在人體的輪廓線之外,軀干和四肢上還畫有一些切線。這些切線都畫在人體的關鍵部位:軀干的切線分別在膝關節、生殖器根部、胸部(切線與兩個乳頭相交)和兩個肩頭之間。在兩手平伸的姿勢中,分別在兩手的腕關節、肘關節、肩關節也描著切線。這些切線是人體結構的分割線,用以說明人體結構的某些規律性。
在畫面上端和下端的空白處,是達芬奇親筆寫下的注解文字。這些文字是理解這幅畫作的關鍵。然而在過去1000多年中,這些文字一直未引起中國藝術史學家的足夠重視,在包括《西方美術史》在內的眾多有關西方的藝術著作中,不僅沒有提及這些注解文字,而且在刊登此畫時對畫面上下的文字進行了剪裁,使讀者無法看到文字。
繪畫是一門科學,同樣要求發明和度量,畫的主題需要發明,而畫的物體也需要精確的度量才能保證自然完美的比例。——達·芬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