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小:
下載:338次
分類:書畫作品
手機掃碼免費下載
糾錯留言#白雪石代表作《漓江山水》丈六顛峰巨作簡介
白雪石(1915~2011),齋號何須齋,北京市人。早年師從趙夢朱,后拜梁樹年為師,近現代著名國畫家,白派山水創始人,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白派山水甲桂林」的美譽。被公認為成就卓著的、具有創造性業績的山水畫大家,桃李滿天下的美術教育家。下面從本人藏品中精選呈獻白雪石丈六巨制《漓江山水》,1987年作品。簡單拍照,圖片未經任何藝術處理。
△白雪石丈六《漓江山水》
【題識】淋漓大筆出天工,萬古丹青一洗空。丁卯之春,雪石于何須齋。
△白雪石丈六《漓江山水》局部 – 1
△白雪石丈六《漓江山水》局部 – 2
△白雪石丈六《漓江山水》局部 – 3
△白雪石丈六《漓江山水》局部 – 4
白雪石取唐宋青綠大山大水的構圖,卻未取唐法的空勾無皴,而特別注重宋畫的雄健蒼勁與細筆入勝,以及宋元成熟的皴法,如大小斧披皴、披麻皴,還融入古代畫家常用的點苔的點法,形成他特有的點皴法。在使用重彩礦物質顏料時,白雪石去掉了唐宋青綠濃艷的宮廷氣和明清青綠的民間氣,多了幾分文人畫的儒雅,卻沒有文人畫的蕭瑟隱遁,有著灑脫洗練之感。白雪石先生熱愛祖國的山河,熱愛這片土地上辛勤耕作的人民,唯有這樣情深義重的摯愛,才會生發出如此動人心魂的表達。
白雪石走遍黃山、泰山、三峽、太行山等名山大川,運用傳統技法和現代章法創造出具有獨特風格的山水畫,無論是黃山、泰山及桂林風景,在他筆下都洋溢著靈性及活力,其中尤桂林為題材創作的青綠山水畫最能體現和代表白雪石的繪畫風格,其別具一格的桂林山水畫法被稱為白派山水。白雪石從1972年起赴廣西桂林十幾次,沿漓江兩岸徒步旅行寫生,搜集了大量素材,經過長時間的推敲提煉,巧妙地運用石線、表花及濃而不濁的墨色烘托出青山綠水的明潔意境,把桂林的迷人景色展現的淋漓盡致。
本幅《漓江山水》畫於1987年,白雪石已72歲高齡,這是其畫漓江的代表性作品之一。題識「淋漓大筆出天工,萬古丹青一洗空」出自清代李守仁詩《舟過畫山》。雪石先生山水中的漓江系列山水,應該說是最能集中代表其傳統山水畫革新方面突出的藝術成就。此作漓江山水即有北宗雄渾壯闊之瑰麗,又涵南宗清幽秀潤之靜雅。細節處其獨特之美展露無遺,即使點景民居、漁船、人物、水鳥均值得細細品味。此作雖是超大幅畫,但仍然能做到協調自然,主次分明,層次有序,明麗清新,表現了先生深厚的功力與把握大畫的超人能力。
此作以全景式丈六整紙布局,畫面群山俊逸,江中倒影氤氳,具有濃郁的時代氣息。白雪石先生以其嫻熟老辣的筆墨功夫運用濃、淡、干、濕、潑、破等不同墨趣、勾皴點染的不同筆情,恰到好處地揮寫漓江晴、云、雨、霧中山光水影迷離的微妙變化。蒼老沉雄的筆道,墨色渲染的豐富層次,所塑造的漓江水色天光、奇峰倒影、竹林農舍、煙雨漁筏、芭蕉新篁,構成了層次豐富、空間深遠、發人遐想的迷人畫卷,把桂林山水的迷人景色淋漓盡致地呈現紙端。
遠景拔地而起的秀峰起伏動盈,云霧繚繞,有爭有讓,高矮錯落有致,濃淡虛實互相穿插呼應,淡墨渲染倒影,虛實有序的處理,將人們的視野無限拉遠。近景春意濃濃,芭蕉新篁,鮮艷欲滴,與青翠的山巒色調統一。中景湖面如鏡、水波清亮,船及船上的船夫,正撐著船槳劃行在湖面中,為整幅畫面增添一絲動感,左下角山坳中及遠處置身畫屏的村舍,使畫作流溢著田園詩的情致,靜謐美好,正所謂「我泛輕舟山下過,也應添在畫圖中」融入了白雪石的真情實感,很有詩意,創造出一種前無古人的獨特畫境。
在中國山水畫壇,歷來描繪漓江山水的畫家不少,但是能將漓江山水秀美之色淋漓盡致表現出來的畫家可謂鳳毛麟角,屈指數來,不過徐悲鴻、李可染、白雪石三位藝術巨匠。徐悲鴻的漓江山水,水墨淋漓、幻化莫測,李可染筆下的漓江莊嚴肅穆、濃郁沉厚,而白雪石筆下的漓江,不僅風光秀美,且在精神層次上達到了神遇而跡化,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早在2015年,白雪石一幅丈二漓江山水《漓江一曲千峰秀》就以2070萬的高價成交;2020年12月27日,其丈二漓江山水以5750萬的高價成交。創白雪石新拍賣紀錄。市場也再次證明,此類作品所蘊含的的特殊價值會隨著時間而愈加凸顯。白雪石先生一生創作了無數美輪美奐的山水精品,但如此幅丈六《漓江山水》無論在創作時間、題材、藝術性、觀賞性等各個方面都無疑是其顛峰之作。呈現出白雪石藝術生涯的卓絕風采與非凡造詣,代表著白雪石畫漓江山水的最高境界且為丈六巨制,識者當寶之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