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小:
下載:797次
分類:何紹基
晚清何紹基隸書字帖《臨乙瑛碑》
- 支 持:
- 分 類:何紹基
- 大 小:
- 版本號:
- 下載量:797次
- 發(fā) 布:2022-12-09 12:25:31
手機(jī)掃碼免費(fèi)下載
糾錯留言#晚清何紹基隸書字帖《臨乙瑛碑》簡介
《乙瑛碑》全稱《魯相乙瑛請置孔廟百石卒史碑》,無額,隸書,18行、行40字。桓帝永興元年(153年)立,碑在山東曲阜孔廟。此碑結(jié)體方整,骨肉停勻,法度嚴(yán)謹(jǐn),用筆方圓兼?zhèn)洌秸杏行阋葜畾猓溢菨h隸成熟期的典型作品,屬方整平正一路。何紹基稱此碑:"橫翔捷出,開后來雋利一門,然肅穆之氣自在。"
何紹基書法自秦漢篆籀,至南北碑,皆心摹手追,遂自成一家。他主張從篆隸入手,自然解決“中怯”最好的途徑。因而在技術(shù)上,他選擇了回腕執(zhí)筆法。
何紹基(1799-1873)臨《乙瑛碑》
尺寸:27.5×43.5 cm. 約1.1平尺 (每幅)
年代:己未(1859年)作
裝裱:冊頁(二十四開)
鈐印:蝯叟
鑒藏印:小容安室、中山李蟠字仙根印
題識:是碑筆筆頓挫出鋒,東原隸勢未有如此軒豁呈露者。從此入手,自然提得腕起,入到紙透。再進(jìn)以它碑,骎骎到古人矣。己未正月廿三日,臨醴禮十一通后,復(fù)臨此第二通竟。蝯叟記。
后紙:
1.謝稚柳(1910-1993)題:此何子貞六十歲所臨乙瑛碑。觀其渾樸自然之趣,躍于筆端,前輩風(fēng)流,良可佩嘆。壬戌(1982年)春初在廣州南湖,桂山書房主人出示因題。壯暮翁稚柳。 鈐印:稚柳、謝
2.李苦禪(1899-1983)題:何子貞初臨張遷,繼臨乙瑛諸碑,所以蠆尾銀畫,有如顏魯公。有清一代書法最精者,子貞公及劉文清石庵也。壬戌(1982年)春月初客羊城。八五叟苦禪題。 鈐印:苦禪
3.陸儼少(1909-1993)題:自清代中葉,帖學(xué)寢微,已成強(qiáng)弩之末。于是好古之士轉(zhuǎn)而學(xué)碑,號稱書道中興。此何蝯叟臨乙瑛碑,渾穆雅健,猶不失漢隸矩矱,為可尚也。
思政同志寶藏有年,每于暇余,臨摹自遣,假以歲月,卷帙日增,骎骎欲度驊騮前矣。因書以志欽佩。壬戌(1982年)二月陸儼少于羊城。 鈐印:儼少、宛若、嘉定
4.劉海粟(1896-1994)題:古有猿公丸劍,而臠金石俎蛟虬。東洲精八法,自號蝯叟,知其情矣。余藏其臨瑛遷諸本,兼有籀聯(lián)。頃思政同志出示何書乙瑛碑真本,合余所藏,皆孫真人訝覩龍宮瑰寶也。壬戌(1982)端午后三日,劉海粟南湖率書。年方八七 鈐印:海粟之印、武進(jìn)劉氏、靜遠(yuǎn)堂
5.商承祚(1902-1991)題:歷代知名書法家,其始也,兼攻各體,不專于一,在博。而后寫出自己的獨(dú)特風(fēng)格,遂卓然成家。何紹基即其一也。其基本功實(shí)得力于顏真卿,旁及魏晉,除楷行草而外,兼及篆隸,可稱多能,所言如是。五桂山房主人以為然乎否耶?壬戌一九八二年,九九商承祚記于康樂園之古先齋。 鈐印:商承祚、一九零二年生于番禺
6.趙樸初(1907-2000)題:蝯叟臨漢魏碑甚勤苦,昔觀所作,每嘆其全神貫注,為不可及,而微惜其用力太過。此本通篇爐火純青,饒有閑靜之氣,殆所謂人書俱老者乎?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六日,思政同志出示,妄題數(shù)語,以質(zhì)高明。趙樸初。 鈐印:趙樸初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