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小:
下載:447次
分類:書畫作品
手機掃碼免費下載
糾錯留言#北京畫院藏齊白石《三余圖》簡介
三余圖 軸 紙本 墨筆 130cm×32cm 無年款
題款: 三余。詩者,睡之余 ;畫者,工之余 ;壽者,劫之余。此白石之三余也。
鈐印: 齊大(朱文)
三余圖(局部)
今天是大年初七,虎年開工第一天,在新的一年里,以嶄新的心態迎接工作與生活。珍惜如梭光陰,則萬事可期。正如齊白石筆下《三余圖》所描繪的意境,以最高妙最動人的藝術語言表達了一個永遠摯愛著家園、永遠祝頌著和平生活的質樸而純真的老人的赤子之情。
文 | 薛良
此幅作品構圖極為簡潔,畫面中的三條小魚純以水墨繪成,以淡墨繪制魚身,濃墨點睛,整幅畫面不著一水,卻將魚兒在水中自由游憩的動態表現得淋漓盡致。同時借用“魚”與“余”的諧音,以繪制三條小魚的形式來象征“三余”,從而使畫面內容與作品題目、題詩巧妙地結合,充分豐富了繪畫本身的意境和文化內涵。
三余圖(局部)
“三余”是古人教育后學珍惜時間的典故,語出陳壽《三國志·魏志·董遇傳》,董遇言“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也”。后來逐漸演化成為人們治學的格言。齊白石的一生為學為藝十分勤奮,他將前人的“三余”進行了修改,結合自身情況總結出自己的“三余”,即“詩者,睡之余;畫者,工之余;壽者,劫之余。”這三句話可以理解為他對于文藝創作的態度和人生際遇的概括,語句雖然簡單卻包含深意。“詩者,睡之余”,借用齊白石自己的話語“絕句詩,可枕上作也”去理解,也就是作詩不需要專門抽出時間刻意為之,而是在睡覺之余妙手偶得之。“畫者,工之余”,即繪畫創作應在刻印休息之余,齊白石并沒有將寫詩作畫視作難事,而是忙碌的日常生活中的一種情緒調節和放松方式,正是這種心態使得齊白石分外珍惜時間,勤奮好學。“壽者,劫之余”則是齊白石對于自我人生的感悟,“劫”是指丁巳(1917年)年齊白石幽居湖南鄉下期間,由于兵燹匪亂導致平靜的生活被打亂,不但家園被洗劫一空,連自己也只能東躲西藏風餐露宿,只能遠離家鄉故土,遠上京城漂泊。所以齊白石認為人之所以能夠長壽便是要保持一份平和、安寧的心態,努力去度過坎坷的人生劫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