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小:
下載:887次
分類:書畫作品
手機掃碼免費下載
糾錯留言#齊白石最經(jīng)典的10種畫蝦寫意簡介
齊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原名純芝,字渭青,號蘭亭,后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餓叟、借山吟館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生于湖南長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近現(xiàn)代中國繪畫大師
早年曾為木工,后以賣畫為生,五十七歲后定居北京。曾任中央美術(shù)學(xué)院名譽教授、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主席等職。1953年被文化部授予人民藝術(shù)家稱號,也曾入選世界文化名人。1956年被世界和平理事會授予國際和平獎金。1957年任北京中國畫院名譽院長。
齊白石擅畫花鳥、蟲魚、山水、人物,筆墨雄渾滋潤,色彩濃艷明快,造型簡練生動,意境淳厚樸實。所作魚蝦蟲蟹,天趣橫生。其書工篆隸,取法于秦漢碑版,行書饒古拙之趣。 篆刻自成一家,善寫詩文。代表作有《蛙聲十里出山泉》《墨蝦》等。
齊白石以畫蝦而聞名,畫蝦是他的原創(chuàng),齊白石畫蝦成功,齊白石畫蝦在畫史中可謂是前無古人,每當(dāng)人們提到齊白石,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筆下那些活靈活現(xiàn),晶瑩剔透的蝦。畫蝦成了他的“象征”和“符號”。
齊白石小的時候家附近有個池塘,池塘中有很多蝦,小時候齊白石總在池塘邊玩耍,釣蝦、捉蝦,從此與蝦結(jié)下了緣。所以他畫蝦,以前的畫家都沒畫過蝦,齊白石要畫蝦就必須細致地觀察,觀察蝦的生活習(xí)性,如蝦姿勢動態(tài),蝦的透明度。
通過長期的觀察學(xué)習(xí),于是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創(chuàng)造了“白石蝦”,他是用水和墨相融做出來的畫,寥寥幾筆,活靈活現(xiàn),用墨色的深淺濃淡,表現(xiàn)出一種動感。一對濃墨眼睛,腦袋中間用一筆濃墨,左右二筆淡墨,于是使蝦的頭部變化多端。硬殼透明,由深到淺。而蝦的腰部,一筆一節(jié),連續(xù)數(shù)筆,形成了蝦腰節(jié)奏。但這種蝦自然界并不存在,而齊老卻鬼斧神工地將他畫的蝦與生活中的蝦聯(lián)系起來,取得" 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繪畫理念。
欣賞齊白石的畫蝦、山川、草木、雞鴨魚蟲,會當(dāng)作是有生命、有情感的人來畫的。作品《齊白石日相呼》中的兩只小雞就是兩個今日吵架明日和好的孩子。作品《自稱》中的鼠兒就是生活中喜歡稱體重的小孩!把青蛙的一只腿用草拴住,看它怎樣地呼叫掙扎,本身就是齊白石早年的惡作劇。齊白石作畫思維方式和做詩的思維是一致的,和齊白石在詩歌中把春雨梨花視作垂淚送別人,和“梨花若是多情種,應(yīng)憶相隨種樹?”的詩句,是一樣的構(gòu)思方法。
它不僅是擬人的,而且是傾注著情感的擬人化方式,也是齊白石的精神寄托。特別是在那些小雞、青蛙、蝌蚪、麻雀、老鼠之類的小動物身上,最見齊白石的一片童心,最見齊白石對兒童生活的懷戀,最見齊白石的天真、可愛。在這類作品里,可看齊白石從根子里所保持的民間藝術(shù)風(fēng)味不僅是擬人化,而且充滿了藝術(shù)幽默。齊白石悟出了此中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