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小:
下載:647次
分類:文徵明
手機掃碼免費下載
糾錯留言#文徵明44歲小楷跋歐陽修《付書局帖》簡介
文徵明小楷跋歐陽修《付書局帖》,行楷書,紙本。縱40厘米,橫70厘米,共二頁,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歐陽修《付書局帖》
歐陽修《付書局帖》-1
23.6×9.8cm
本紀第四五定本凈本。并分付。第六已下。如未取得。速取之。恐妨點對。來日局中相見也。修拜白。
歐陽修《付書局帖》-2
25.4×29.9cm
脫錯多。將定本卷子。細對凈本。候來日商量寫。
吳寬題跋-3
此歐陽文忠公修唐書紀表時二小帖也。黔陽令陳君堅遠得以示予。片紙數字,于史事無大關系。而后世獨加愛護,終不落蛛絲煤尾中。非物也,人也。成化十七年(1481)四月辛未長洲吳寬謹題。
祝允明、文徵明題跋-4
慕其人而不見,則思見其書;慕其書而不見,則思聞其言。同時世者亦然也,況后學于昔賢巨公,相望千載,音儀已絕目矣。徒得其言而誦之,猶參侍幾杖,乃獲其手筆而瞻玩之,寧不大慰乎?與文忠公同時,如蘇、黃諸公字,學者亦多見。獨公書絕少,此二帖為公作唐史時與局中同事者。為故黔陽大夫陳君所藏。黔陽之子進士君魯南,出示。反復敬覽,系記時月。亦曰幸慰素心,若得見公面目一翻云爾。正德己巳(1509)長洲祝允明記。
歐公嘗云:學書勿浪書。事有可記者,他日便為故事。且謂古之人皆能書,惟其人之賢者傳。使顏公書不佳,見之者必寶也。公此二帖,僅僅數語而傳之數百年,不與紙墨俱泯,其見寶于人,固有出于故事之上者。正德八年(1513)癸酉秋九月十又六日。后學衡山文徵明拜手謹題。
文徵明題跋(局部)
文徵明題跋(局部)
祝允明題跋(局部)
祝允明題跋(局部)
鈐印:
從右向左依次為趙(朱文),大雅(朱文),一印不可識,陳定印(朱文),賈似道圖書子子孫孫永保之(朱文),大觀(朱文),瑛(白文)半印、古齋(白文)半印,陳定印(朱文),陳以御(白文)、宣統御覽之寶(朱文)、趙氏子昂(朱文),文徵明印(白文),趙肅(朱文),吳寬(朱文),大觀(朱文),枝指生(白文),停云生(白文)。
歐陽修傳世書法本就罕見,此冊又有吳寬、文徵明、祝允明題跋,更加顯得珍貴。此為文徵明1513年所跋,時年文徵明44歲。此篇筆畫瘦勁挺拔,書風與香港本《落花詩卷》、《補書浦賢婦事》非常相似,歐風特點明顯,為文氏早期難得的精品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