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小:
下載:691次
分類:王羲之
手機掃碼免費下載
糾錯留言#王羲之《十七帖》,永遠的經典!簡介
提起草書,人們的第一反應是懷素或者張旭,或沉醉于《自敘帖》的奇蹤變化,神采動蕩,或懷想于《古詩四帖》的滿紙如云煙繚繞之勢。然而今天我要向諸位書友推薦另一位草書大師王羲之。書圣王羲之的草書與其行書、楷書一樣,特出不群,氣象超然,對后世同樣影響深遠。
《十七帖》是王羲之草書的代表作之一,唐宋以來,《十七帖》一直作為學習草書的無上范本,被書家奉為“書中龍象”,它在草書中的地位可以相當于行書中的《懷仁集王羲之書圣教序》,因此成為了學草書者必臨的神貼。
《十七帖》是一部匯帖,以第一帖首二字“十七”名之。《十七帖》凡27帖,134行,1166字。唐太宗李世民甚愛此貼,據載:唐太宗好右軍書,搜集王書凡三千紙,率皆以一丈二尺為一卷,《十七帖》即其中的一卷。而歷代書家與文人對《十七帖》都十分推崇,其中又以朱熹的品評最具代表性。
朱熹贊曰:“玩其筆意,從容衍裕,而氣象超然,不與法縛,不求法脫,其所謂一一從自己胸襟流出者。”朱熹的品評一方面恰當地闡釋了《十七帖》的藝術特色,另一方面又弘揚了一種天然有度的書法傳統。它不同于一般草書狂怪怒張之習,相反風格沖和典雅,不激不厲,風規而自遠。而其筆法古質渾然,有篆籀遺意。
可以說王羲之的《十七帖》雖為草書,但其從容有度,行氣貫通,兼有楷書和行書的質地,全帖行行分明,但左右之間字勢相顧;字與字之間偶有牽帶,但以斷為主,形斷神續,連綿不息,以氣貫通;字形大小、疏密錯落有致,真所謂“狀若斷還連,勢如斜而反直”。
王羲之十七帖 郁岡齋墨妙
紙本大小28.94x365.36厘米
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