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羲之《鹽井帖》書法欣賞
王羲之草書《鹽井帖》,2行20字。入刻《十七帖》等。此函寫與周撫,詢問益州是否真有鹽井、火井,表達了王羲之晚年對蜀地的關(guān)切。【始】【1】彼鹽井、火井皆有不?足下目見不?為欲廣異聞,具示。...
admin 王羲之
王羲之草書《鹽井帖》,2行20字。入刻《十七帖》等。此函寫與周撫,詢問益州是否真有鹽井、火井,表達了王羲之晚年對蜀地的關(guān)切。【始】【1】彼鹽井、火井皆有不?足下目見不?為欲廣異聞,具示。...
admin 王羲之
王羲之《鵲不佳帖》,又名《鵲等不佳帖》、《鶻等不佳帖》、《鶻不佳帖》、《鶻等帖》,入刻《寶晉齋帖》。【一版】鶻等不佳,都令人弊。見此輩,吾衰老,不復堪此。【二版】鶻等不佳,都令人弊。見此輩,吾衰老,不...
admin 王羲之
王羲之《平安帖》又名《告姜帖》、《告姜道帖》、《十二月六日告姜帖》、《十二月六日帖》。最早見于北宋著名叢帖《絳帖》,后經(jīng)《宣和書譜》著錄,當時共有九行,后被一分為二。上帖是前半部,為絹本,縱24.5厘...
admin 王羲之
王羲之行書《何如帖》是東晉王羲之書寫的手札尺牘,與《平安帖》、《奉橘帖》,三帖連為一紙,縱24.7厘米,橫46.8厘米。《何如帖》為“平安三帖”第二帖。唐張彥遠《法書要錄》及清《石渠寶笈》有載《何如帖...
admin 王羲之
王羲之行書《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三帖連為一紙。王羲之的墨跡流傳到今天的大都為響拓勾摹本。 例如王羲之的《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為唐人雙鉤填廓摹本。所謂響拓勾摹本,是指在照相印刷術(shù)發(fā)明之前,古人...
admin 王羲之
《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均為尺牘。存雙鉤摹本,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前隔水有宋徽宗題款“晉王羲之奉橘帖”。米芾書史謂“又有唐右軍帖,雙鉤蠟摹,末后一帖,是‘奉橘三百顆(帖作枚)霜未降,未可多得...
admin 王羲之
王羲之《兒女帖》,又稱《同生帖》,是王羲之書與東晉時將領(lǐng)周撫的,其中“唯一小者尚未婚耳”指的就是王獻之。釋文:吾有七兒一女,皆同生。婚娶以畢,唯一小者尚未婚耳。過此一婚,便得至彼。今內(nèi)外孫有十六人,足...
admin 王羲之
王羲之 草書 憂懸帖 硬黃紙本,雙鉤廓填墨跡,縱24.8厘米,3行,17字,日本前田育德會藏。《憂懸帖》與《頻有哀禍帖》、《孔侍中帖》合裝。前后九行共一紙,縱24.8厘米,寬41.8厘米。亦總稱為《孔...
admin 王羲之
王羲之《講堂帖》又稱《漢時帖》,6行49字,草書,為《十七帖》叢帖尺牘。此帖系王羲之詢問友人所在地的漢代講堂遺跡以及內(nèi)部精美圖繪的信札,并表達了希望得見摹本的想法。大意:聽說蜀地有漢代留下的講堂,不知...
admin 王羲之
王羲之《嚴君平帖》,2行14字,草書,為《十七帖》叢帖第十七通尺牘。《嚴君平帖》是王羲之寫給益州刺史周撫的尺牘。信中問及漢代名士嚴君平、以及同為“漢賦四杰”的二杰司馬相如與揚雄在益州是否都有后代之事。...
admin 王羲之